2022诺贝尔文学奖: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10-07 08:36   

“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历史不一样, 但是我们在同一个世界上”

去年威尼斯电影节上,有一部神奇的电影,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其尺度之大,导致有影评人当场吓晕被抬了出去。

这位影评人没有看完的电影,来自法国,名叫《正发生》,改编自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2001年出版的同名回忆录《Happening》。

对,安妮·埃尔诺!就是她,刚刚揭晓的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根据她自传小说改编的电影《正发生》,在去年威尼斯电影节上,以毋庸置疑的优势拿下了金狮奖。

这部小说最残酷的部分,来自作者安妮·埃尔诺亲身经历,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有一天我会要个孩子的 但不是以我整个人生为代价”

原著讲述1960年代还是学生的安妮·埃尔诺,因堕胎所引发的心理和生理双重创伤,书写她在1963年法国堕胎禁令下的亲身遭遇。直到1979年,确认堕胎合法化的《韦伊法》才在法国施行。

故事发生在1963年的法国。23岁的安妮还是在校大学生,她意外怀孕了。可她完全没有做好准备。唯一的想法就是必须把这个孩子打掉。然而自从她有了这个想法,各种阻碍也随之而来。因为当时的法国,堕胎是被明令禁止的。如果为孕妇进行堕胎手术,医生和孕妇都会面临牢狱之灾。

西蒙娜·德·波伏娃说:“一个人并非生下来就是女人,而是逐渐长成了女人。”

显然,怀孕过早地出现在了安妮人生列车的轨道上,她想要让自己的人生变条道。她本是文学系最出众的学生,渴望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走出无产阶级家庭的困境;她沉溺于文学,留恋萨特和加缪畅谈自由的书页。安妮的目标很明确,为了能够继续学习,她必须自己动手冒险堕胎。

那是她人生中最痛苦的一个阶段,同时也让她完成了蜕变和觉醒。

从那时起,安妮·埃尔诺便坚定了成为作家的决心。她要把这段曲折且无人理解的堕胎经历写下来,鼓励更多的女性争取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权。正如安妮在小说里堕胎前写到的:“有一天我会要个孩子的,但不是以我整个人生为代价。那样的话我会恨那个孩子一辈子,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爱他。”

幸好没有放弃!

今年82岁的安妮·埃尔诺,手捧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是不是终于可以对着

镜子里那个60年前的女孩说一声——我做到了?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

第17位获奖女作家

和往年一样,2022诺贝尔文学奖依然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出生于1940年的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获得今年瑞典学院评审们的一致认可。

获奖理由称安妮·埃尔诺“以极大的勇气与手术刀般的锐利,揭开了构筑个人记忆的那些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同时颁奖词提到,安妮·埃尔诺成为作家的道路漫长而艰辛。

不同于前几年的“爆冷”状况,安妮·埃尔诺在今年获奖公布前的赔率榜上,以一赔八排名第四,她也是这两年被公认最有可能获奖的作家之一。加上去年根据她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赢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此前文学评论界纷纷认为,《正发生》会增加她面对诺奖的胜算。

法国作家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常客”,不过,距离上一次颁给法国作家、2014年诺奖得主诺迪亚诺已有8年。

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起颁布,至今已成为世界文坛影响力最大的奖项之一,每年诺奖颁奖前后,都会引起全球范围的热议。从1901年至今,诺贝尔奖已走过121年历史,累计119位得主获115次诺贝尔文学奖,其中女性得主共17位。也就是说,安妮·埃尔诺是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第17位女性获奖作家。

自2015年白俄罗斯女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奖以来,男女作家交替获奖似乎已经成为规律。由于去年获奖者、非洲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为男性,此前文学界猜测,今年的获奖者很有可能是女性作家。而这次安妮·埃尔诺获奖,似乎印证了这一不成文的规律。

“有个明显的变化,在上一个百年,获诺奖的女作家总共只有9位。随着女性写作越来越受到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才短短20多年,得奖的女性作家到目前已有8位。”知名文学评论家邱华栋说。

以个人的真实经历

书写时代的集体记忆

安妮·埃尔诺被誉为法国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她的创作有个极大的鲜明特色,大多采用自传或自叙事的形式。

2019年她凭借《岁月》获国际布克奖提名,2021年11月获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国际作家终身荣誉奖。

1940年,安妮·埃尔诺出生于法国滨海塞纳省的利勒博纳,在诺曼底的小城伊沃托度过童年。她起初在中学任教,后来在法国远程教育中心工作,退休后继续写作。

她的父母原是工人,后来在一处贫穷的街区经营一家小咖啡馆兼杂货店。为使女儿脱离社会底层,二人努力工作,送她去私立学校,供其上大学。

埃尔诺先后就读于鲁昂和波尔多地区的大学,于1971年获现代文学高等学位,毕业后曾当过一段时间中学老师,后来加入法国远程教育中心。退休后,继续坚持写作。

她出身社会底层,擅长用细腻、伤感的笔触创作自传体小说,至今已出版了大概15部作品,代表作有《空衣橱》《位置》《一个女人》《单纯的激情》《耻辱》《事件》《占领》等。

她于1974年以自传体小说《清空》开始文学生涯。1984年,她的另一部自传体作品《一个人的地方》(La Place)获得了雷诺多文学奖,这部自传体小说讲述了她在法国一个小镇上的成长经历。

2019年安妮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曾表示:“说真话是小说家的工作。一名小说家的天职,就是讲述事实。”这种写作方式让她获得了比较两极的评价,批评者认为她过度暴露个人私事,赞赏者则认为她通过描写平实的生活让文字爆发出了强大的力量。

她习惯采用“无人称自传”的方式,实际上是在自己回忆的同时也促使别人回忆,从而引起人们内心的强烈共鸣。大到国际风云,小到饮食服装,家庭聚会,乃至个人隐私,无不简洁生动。通过个人的经历来反映世界的进程,实际上写出了集体的记忆。小说的时间跨度有六十年,无论什么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熟悉的内容和清晰的记忆。

知名法语文学翻译家许钧透露:“安妮·埃尔诺在法国作家中是一位特殊的存在。她关注当下生活,关注人们的日常情感世界。她的写作探索都是从这些方面着手的,她的作品中没有重大历史题材,也没有不同文化的冲突和交融。这和诺贝尔文学奖这几年关注的作家很不一样。”

22年前她曾来过中国 新作讲述自己和一位小30多岁男子的故事

年年诺奖,总有几家欢喜几家愁。今年开奖结果一出,国内出版界大赢家花落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

毕竟,诺奖一直是国内小众文学图书的销量风向标。尤其是海外引进版权作品,谁前期竞价夺得版权,谁就意味着赢得了下一年的文学图书市场。

仅开奖公布后几分钟内,安妮·埃尔诺在国内的所有引进作品,网店均显示售罄,哪怕在旧书网上也是高价一册难求。

今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已经引进其三本自传体小说——《一个男人的位置》《一个女人的故事》和《一个女孩的记忆》,其中《一个男人的位置》《一个女人的故事》分别在法国创造了50万和45万册的销量。这两部自传体小说都用细腻、伤感的笔触,生动描绘了出身贫寒的父母如何为使自己及下一代摆脱社会最底层的地位,所进行的充满失落、绝望、希冀、梦想的奋斗过程。

早在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就已译介引进了她历经二十余年思考和推敲而完成的代表作《悠悠岁月》。《悠悠岁月》一经出版就获得了法国当年的“杜拉斯文学大奖”,也正是这部杰作,使她当之无愧地居于法国当代第一流作家之列。

在《悠悠岁月》中,收录了2009年7月安妮·埃尔诺写给中国读者的一封信。“二〇〇〇年春天,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先到北京,后到上海。我应邀在一些大学里谈了自己的写作。你们的国家——中国,我在童年时就多少次梦想过的地方,我在想象中在那里漫步,在一些把脚紧裹在小鞋里的女人、背上拖着一条大辫子的男人当中。晚上,我常常以为看到了被夕阳映红的云彩里的长城……我在街道和建筑工地的喧闹中、在偏僻的胡同和公园的宁静中漫步。我在最新式的高楼旁边呼吸着平房的气息。我注视着一群群小学生,被货物遮住的骑车人,穿着西式婚纱拍照的新娘。我怀着一种亲近的感觉想到‘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历史不一样,但是我们在同一个世界上’。”

在信中,她透露自己的小说被翻译成中文,无比喜悦,“在让你们沉浸于这些你们也经历过——也许不一样——的岁月的时候,愿你们能感到,其实我们完全是在同一个世界上,时间同样在无情地流逝”。

如今,82岁的安妮·埃尔诺,依然笔耕不辍。今年她在法国伽利玛出版了一部新作《年轻男子》。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还是熟悉的第一人称,讲述自己和一个小她30多岁男子的故事。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潘卓盈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