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唱和藏图画 玉屏层叠掩宋韵
杭州日报讯 自8月1日开放以来,杭州国家版本馆成了杭州文化地标的又一“网红”,几乎每天预约都爆满,一票难求。社交媒体上也破圈成功,一批美图之外,更多了许多如何抢票的攻略帖。浏览那些成功预约参观的观众的帖子,对于杭州国家版本馆的印象都是从一座具有现代宋韵风格的“文润阁”开始的。
8月31日下午,杭州国家版本馆举办了开馆第一场学术讲座。讲座主题“营造·现代宋韵——杭州国家版本馆的设计与建造”,聚焦这座现代藏书阁的建筑美学与背后隐藏的文化逻辑。
主讲人王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建筑艺术学院院长,也是杭州国家版本馆建筑主创设计师。
王澍致力于重新构筑中国当代建筑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面对中国城市化浪潮中特有的大拆大建现象,开启了一系列以回收建造为核心的建筑实践。凭借一流的设计水平和对设计的独特理解,王澍成为了中国首位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
2019年,王澍开始参与杭州国家版本馆概念性设计工作,因对版本馆定位的深刻、准确理解,新颖独特的设计思路,鲜明的设计风格,其方案在众多参与者中脱颖而出,他也亲自担任杭州国家版本馆项目的主创建筑师,全程指导设计工作。
现场的讲座更像是一堂大师课,王澍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对于建筑设计的想法,以及如何借由建筑展现中国的文化自信。
“做建筑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想象自己在飞,在空中想象建筑与周围山水的关系。”
从中国美院的象山校区到现在的杭州国家版本馆,他一直坚持中国的建筑要体现与山水的和谐。
现场,王澍分享了大量的珍贵图片,包括了杭州国家版本馆所在地之前废弃矿山的模样。从废土到现在充满着宋韵风格的版本馆,介绍了以宋代山水画印证宋代园林,以宋代园林为背景的当代藏书楼的设计过程。
山水唱和、疏密得宜,玉屏层叠、曲折尽致,树石掩映、眼前有景——这是王澍总结的设计心得。他认为现代宋韵的建筑理念,是以现代的语言去理解,转化宋代建筑,理解造园与山水绘画的理念与韵致,强调自然与真实的建造,做现代建筑,不做仿古建筑。
他一直提倡“在作为一个建筑师之前,首先应是个文人”。2002年开始,王澍研究宋画,并尝试将其转化为建筑语言——中国美院象山校园参照过《山庄图》和《溪山清远图》;宁波博物馆借鉴了《万壑松风图》;临安博物馆则是宋画的 “半边山水”结构。这次也不例外。
杭州国家版本馆“南园北馆、馆园一体”,13个单体建筑排布随山就势,疏密有致。其中很重要的双廊系统,以及主体建筑与水榭的隔桥对望,是从山水画抽象出来的结构。它们带来了园里景观的曲折变化,体现了出乎意料的纵深感与层次感,表达了山水画“三远”画法之“深远”。
“版本馆明面上是一副《溪山行旅图》,实际上藏的却是董源的《溪岸图》,这是杭州国家版本馆的设计秘密,这是我第一次解密。”王澍认为五代董源的作品呈现出的层次与平远给了他灵感和思路,将版本馆设计成为现有的风格。
“只有走进这个建筑,才会发现奥秘,它的入口非常小,却像山一样庞大,几乎没有立面,它就是一个虚空,内部意味非常复杂,将园林与藏书楼有机统一起来。”
杭州国家版本馆已经正式对外开放,对设计师来说,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但王澍心中对这个建筑还是有着很多牵挂。他希望未来这个版本馆不仅发挥其文化功用,还能够成为周边居民、游客的日常生活空间的一部分,让它能真正地具有可持续的生命活力。
学术研究和交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是杭州国家版本馆的重要功能之一,接下来杭州国家版本馆将会常态化地推出学术水平高、内涵丰富、主题多元的演讲和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