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开年最受关注电视剧 《山海情》即将迎来大结局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1-24 07:53   

很多细节与人物都有真实原型

《山海情》最初剧名叫《闽宁镇》,改名为《山海情》,可谓意味深长。剧中的故事,很多都有原型。

闽宁镇是真实存在的,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现在是“塞上江南”,绿树绕村郭、牛肥瓜果香。但20世纪90年代,这里还是一片茫茫戈壁,没有水没有电,“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

而宁夏西海固地区,当年有“苦甲天下”之称。

1996年,中央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1997年7月15日,成为西海固移民点的“闽宁村”在一片戈壁上破土动工。

《焦点访谈》里,闽宁镇福宁村党支部书记谢兴昌是这样讲述当时的条件的:“当时来,啥都没有,没有一棵树,没有一间房子,就是个特别大的荒滩,干沙滩,啥都没有。”

很多剧中细节与人物也都有原型。

剧中拿女儿换一个水窖换一头大牲口是真的;冬天为了挖山头的一点仅剩的茅草填炕取暖而打得头破血流是真的;一家子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是真的;一家老小拖了全部的家当走了七天七夜到达玉泉营是真的,而他们全部的家当就是几把镐头几个箩筐和一些口粮……

剧中,姚晨饰演福建过来帮扶宁夏的闽宁办吴月娟吴主任,现实中,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办公室原主任名叫林月婵。

剧中,黄觉饰演福建援助宁夏的菌草专家凌一农。现实中,1997年4月,到宁夏帮扶的是“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刚开始,他带着六箱菌草,到宁夏彭阳县调研,将蘑菇种在窑洞里,后来,他在闽宁村和彭阳县两地建立菌草技术扶贫基地,开设培训班,教村民如何种蘑菇。

剧中,蘑菇积压,凌教授只能亲自去跑市场,拿订单。现实中,林占熺硬着头皮签订了包技术包销蘑菇协议,却是因为林月婵说的一句话:“你们是专家,如果你们不包销,农民就没有信心,那么菌草技术扶贫这事就做不成了。”

剧情拍出了沉浸式的体验

说一句生活“越来越好”很简单,但做起来有多难?《山海情》把其中的苦泪都拍了出来。

比如第八集开始讲的种蘑菇事件,刚开始大家都不敢投资大棚,好不容易被说动盖了大棚,却又要面临销售的困境。水旺为了还买拖拉机和建菇棚的贷款,执意离家去福建打工,亲情、家财两空的李大有,一气之下烧了菇棚。

来自福建的技术专家凌教授,原本醉心科研对推广技术发展经济毫无热情,硬着头皮带头跑销售,去全国各地谈供货合作;但即便是合作谈下来了,又因为长途运输费用居高不下,利润无法达到预期。最后政府出面,才解决了运输成本方面的问题。

扶贫,做起来真的不容易,正如一位观众所总结的那样:“有时,是人的目光不够长远;有时,是干部搞政绩的流于表面;有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个人能力渺小……在那个年代,困在土地上的人因为知识的限制不敢闯,外面的人因为不了解这里不懂如何帮。”

饰演村干部马得福的黄轩后来在接受采访时,也不禁感叹自己的角色太难、扶贫太难:“从他走马上任的第一天便开始了,他永远在困难中,永远在为别人解决问题,马得福的‘难’,如打地鼠般,刚解决一个,下一个又冒出头来,还不被人理解。”

但是,正是这样的剧情才让人共情。《山海情》把这些难处都毫无掩藏地拍了出来,让观众切身看到他们的困境,理解了他们的行为,从而为他们焦虑,恨不得钻进电视机里,亲自上阵。

有观众表示这部剧拍出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有没有觉得这个剧代入感特别强,感觉自己就是他们村的一员?”很多网友干脆自称为剧中涌泉村的“精神村民”。

有人几乎是看一集哭一集。

豆瓣上一位叫“小马”的网友说,自己的家乡就在甘肃108线乡村,从小就面对熟悉的黄土和漫天黄沙,最大的愿望就是远离家乡,因为有亲身经历,才知道愿意为家乡脱贫留下来付出的人有多伟大:“家乡一直在努力发展,一路上经过的无人区也不是那样荒凉了,沙漠和大山都比以前绿了。”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宋赟  编辑:高婷婷
返回
说《山海情》是今年开年最受关注的电视剧也不为过,开篇即在豆瓣拿下9.1分的超高分,比《大江大河2》还高出0.1分,播出10天,评分更是一路涨至了9.4分,“《山海情》的演员像从土里长出来”“热依扎演技”等众多相关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及娱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