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蜡梅·腊味 “腊月风和意已春”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1-14 07:54   

宋代诗人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有诗云,“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隆冬腊月里,风和日丽的春意渐渐显露出来,寒气中飘过清新气息。陆游还有首《腊月》诗,“今冬少霜雪,腊月厌重裘。渐动园林兴,顿宽薪炭忧。山陂泉脉活,村市柳枝柔。春饼吾何患,嘉蔬日可求。”范成大一首《祭灶词》,记录了南宋人腊月的民风民俗,描写了祭灶祈求合家平安的景象,仿若一幅民间风俗画卷,其诗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争斗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求利市归来兮。”

有诗岂能无画?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清院本《十二月令图轴》中之十二月,为清代画院中唐岱、丁观鹏等人合作的作品,画的就是冰天雪地中,人们有的闲立,有的取暖,儿童们有的滑冰,有的堆雪狮,有的放爆竹,玩得兴高采烈,一年的结束,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岁寒三友,于万木凋落之时仍自挺拔,喻人之品格清高,又有吉祥之意,历来为画家所青睐的题材。

宋代赵佶《梅花绣眼图》,图中梅枝瘦劲,枝上疏花秀蕊,一只绣眼俏立枝头,鸣叫顾盼,与清丽的梅花相映成趣。此图虽然景物不多,却颇为优美动人。所绘梅花为宫梅,经过不断剪枝,人工修饰痕迹较重。此种梅的画法精细纤巧,敷色厚重,自有一种富贵气息,这样的风格趣味为宫廷所好尚,显然代表了皇家的审美意味。

元代倪瓒《幽涧寒松图轴》,题五言诗:“秋暑多病暍,征夫怨行路。瑟瑟幽涧松,清荫满庭户。寒泉溜崖石,白云集朝暮。怀哉如金玉,周子美无度。息景以桥对,笑言思与晤。”倪瓒此幅,笔墨无多但意境深幽,“疏而不简”,“简而不少”。平远画溪涧幽谷,山石依次渐远,两株松树挺立于杳无人迹的涧底寒泉,意境荒寒,超然出尘,暗寓归隐的自得。其清标高格,在历代文人士大夫心目中始终被尊为“高士中的高士”。

清代王翚《修竹幽亭轴》,笔墨纯正,色彩清新,熠熠生辉,画中近景为竹林掩映下的草堂,中有游客寒江独钓,远景为山。这幅寒林山水有南宗笔墨、北宗丘壑的新面貌,技法精巧,清丽工秀,风格独特。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陈友望 孙乐怡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