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堂:半生结缘杭州评话 醒木一拍遂入戏来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1-09 07:07   

每日商报讯 最近几天,寒风又凛冽了几分,但位于大关街道西一社区阳光老人家中的杭州评话场依旧满溢着热闹的气氛。

“90后”说书人胡达在台上生动演绎着那些跨越时空的英雄故事,台下观众跟随故事情节时而点头称道,时而拍手称快。而在书场外,杭州评话省级非遗传承人王超堂也静静注视着这位正式拜师入门不久的徒弟,留意他举手投足间的那些细微动作,乃至音调语调与故事的契合度。

“杭州评话是在说法中现身,台上只有你一个人,却要将故事中的人物一一带出来。”王超堂说,纵然随着各类现代娱乐方式的涌入,杭州评话的观众群远不如以往那么庞大,但它仍旧像是黑夜中的点点烛火,微小却明亮。

颇具天赋 拜师第二年便登台演出

“很多人听到‘评话’这个词,就会说‘那不就是讲故事吗’,其实说评话跟讲故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王超堂说,杭州评话说的都是长篇故事,一个故事可能要说好几场,一场2小时的评话场子下来,如果只是面无表情地背诵文章,听众哪里可能听得下去?所以,评话先生们总是会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抑扬顿挫的变化语调以及扣人心弦的叙述手法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说起杭州评话,那可是有悠久的历史了。杭州评话又称“杭州大书”,起源于南宋,至今已经发展了八百余年。明末清初,现代意义上的杭州评话逐步形成,一般都采用单人表演方式,以杭州方言说表。2008年6月,杭州评话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61年,杭州评话进驻人民公社食堂,成了为杭城百姓所津津乐道的娱乐方式。那个时候,杭州的评话场子多达200多家,200多个评话艺人每天赶场,忙得不亦乐乎。

王超堂也是在那个时候迷上的杭州评话,当年就进入杭州曲艺团学习,师承李伟清先生。

王超堂说,当时并没有系统的教材与教程,大家学习杭州评话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听书”。听一场2小时的评话,王超堂在回家的路上便会开始消化故事,自己在脑中模拟表演,自己说给自己听。

除了李伟清先生的场子外,王超堂还在杭城各大书场“赶趟儿”,认真观察每一位评话先生的表演,从中汲取技巧,积累经验。

“我的记性挺好,一般一个故事听一遍,就能记得个七八成;第二次听的时候,重点就放在研究表演上了。”王超堂回忆,那个时候李伟清先生不让他用笔记,不管是故事内容还是表演方式,全都装在自己脑子里,“如果用笔来记录,你每次上场前就会想要依赖笔记,哪有上台之前必须捧着本子读的评话先生?”

得益于自身天赋和不懈努力,王超堂在入门的第二年便得到了登台表演的机会。首次登台,说的就是《杨家将》的故事。

几经波折 不忘最初的坚持

说评话与大部分书艺一样,重在一个坚持。如果出现十数年的空窗期,很多东西都会随着时间一起流逝。

在那个年代,杭州评话也历经几许变故,直到1978年才迎来了第二次热潮。

“那时候的故事不再是最初那些老本子了,引入了一些新故事。”王超然说,当时很多老先生传下来的讲本被烧毁,不少评话先生都搁置了技艺,十多年不说,自然生疏了,因此不少评话先生在这个漫长的空窗期逐渐退出了圈子。而像王超堂一样坚持下来的人,则开始了连轴转的日子。

因为杭州评话大热,他几乎每天都辗转于各个街道的书场里,回到家时脑子里也都是各种总结:哪里没说好,哪里可以有不同的表现等。

“故事、人物虽然变了,但万变不离其宗,表演的手法还是有共通性的。”王超堂说,像口技、人物表演等基本功他从不会疏漏练习,沙场的冲杀声、马蹄的哒哒声皆是手到擒来,也正是因为这些细节的加持,才让王超堂讲述的故事有了具象的情境。“其实从我们走入书场起,就已经是评话开场了,一个讲究的评话先生会用心布置书场里的摆设,用心考究每一个动作,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虽说与最初比起来,如今听杭州评话的人少了不少,每每开讲,来捧场的也都是那些老面孔,但王超堂却并未感到悲观。

今年年初,后生胡达正式拜入王超堂门下,成了他的徒弟,这让王超堂又多了几分牵挂:“胡达跟着我十年,一直很刻苦,这份坚持让我很感动。我也希望他能记住自己的初心,用实际行动将杭州评话发扬光大。”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苗露 通讯员 王晓莺  编辑:陈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