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取青光 看中国竹篮文化艺术之美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1-06 07:39   

杭州日报讯 近日,“斫取青光——中国竹篮文化展”在中国湿地博物馆开幕。展览主要分为六个单元,展示了竹篮藏家张建中女士收藏的320件民间传统竹篮,从竹篮历史,竹篮的编织纹样,到衣食住行类、女红婚嫁类及精神文化类三大类用篮,同时呈现了何越峰先生创作的8件当代竹编艺术品。希望通过对传统与现代的隔空对话,探索对于中国传统工艺传承与发扬的另一种可能性。

竹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初期,人们最早用它来盛放剩余的食物。《诗经》中就有“于我乎,每食四簋”“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的诗句,其中,“簋”是盛放食物的圆形竹编器具,“箕”和“簸”则是扬去糠秕尘土的竹编器具。中国汉字当中,还有非常多竹字头的文字,篮、筤、笥、篓、箱等等,都与竹编器具有关,足以看出竹编这门手艺,在中国的悠久历史。

中国传统手工器具其实很美,它传达的是一种东方美学生活方式,把对生活的热爱与历史、艺术、人文、国学文化融于一体。竹编这门技艺,最关键的,还是看编织的技法,这里的门道千差万别,了解了这些,能帮你更好地欣赏中国竹篮。展览中,对编织技法有详细的介绍,看完了这一单元,再去欣赏一件竹篮作品,解构其中巧夺天工的技法,才能看懂中国传统器具之美。

竹编的用处,可不仅仅是菜篮子,老底子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有它的身影。存放衣服的竹编衣箱,摆放物件的竹编双耳圆盒,做针线活用的椭圆形大白篮,清洁用的畚斗,酿酒用的漏斗,晒被子扑打灰尘的被拂,盛热水的竹编热水瓶外框,甚至端午节划龙舟时所戴的龙舟笠帽,玩鸟者手中拿的亭形鸟笼、蝈蝈笼等,竹编器具与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所不在。

家里有学子参加科举考试,考篮是必备物品,里面除了有人们熟知的文房四宝,还盛有各式杂物,连米、香药甚至钉子、锤子都得带上。乾隆皇帝在杭州微服私访时,就曾对考篮产生极大的兴趣,也由此对杭州乡试的清廉风气作出表彰。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一种叫做“暖篮”的竹篮子,就相当于现在人们常买的取暖机,清代至20世纪60年代十分流行。它是一种内部放小火盆的竹篮,用来取暖或者烘干衣物。暖篮的外形就像泡菜坛,里面放着陶盆内胆,用来生火取暖。

展览的最后一个单元,放在了中国湿地博物馆刚刚新开放的三楼展区,8件当代竹编艺术品全部来自于“在山文化”创始人何越峰,作者基于算法之上,突破物理线性表达,编织出如雕塑造型般的竹编制品。

展览期间,博物馆特别策划了系列配套活动,将邀请从事篮编研究的年轻艺术家Didi Wu分享在国内外学习、创作的经验,并开展竹编亲子、成人工作坊,报名信息请关注中国湿地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展览信息

名称:斫取青光——中国竹篮文化展

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5月(暂定)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402号中国湿地博物馆三楼专题展厅/中庭

费用:免费

展馆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后停止入馆)

展馆预约信息:关注中国湿地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点击“预约服务”实名登记参观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俞静漪 记者 俞倩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