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走向大众、与教学相互促进,从浙大艺博馆看——大学博物馆,该是什么样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12-08 10:17:19 Tue   

浙江日报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南角,坐落着一座外形方正、青灰色调的四层混凝土砌块建筑,这就是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受疫情影响,博物馆自年初以来沉寂了5个多月,于6月恢复对在校师生开放,11月1日起正式重新向社会公众开放。

近日,走进浙大艺博馆的参观者最大的愿望,就是体验1:1复原的云冈第12窟。这是浙大和云冈石窟研究院最新的文物数字化成果:高保真文物三维模型重建技术,加上独创性的3D打印方法,使1500余公里之遥的云冈石窟得以“行走”江南,让参观者亲手触摸历史的质地。

置身于最新科研成果带来的惊艳和感动中,让人意识到浙大艺博馆有别于其他许多博物馆的独特之处:这是一座由大学兴建的教学博物馆。

近年来,我国诸多高校均开始兴建博物馆,“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博物馆”日益成为共识。大学博物馆应当具备哪些功能?承担怎样的使命?如何建设好一座大学博物馆?浙大艺博馆为回答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提供了最新的样本。

打造人文学科的实验室

在浙大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白谦慎看来,浙大艺博馆的功能和定位十分明确——推进大学教育中的考古和艺术史教育,展览和收藏都围绕这个目的展开。

浙大艺博馆收入藏品时考虑两大标准:一是满足浙大教学需要,既用于开展专业教育,也用于面向全校的通识教育;二是符合全文明的收藏规划,即以中国为中心,以世界为脉络,注重收藏反映不同文明、不同时代历史的文物和艺术品。

浙大香港校友林霄夫妇及香港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捐赠的《唐颜真卿楷书西亭记残碑》,立碑于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属于颜体书风完全成熟阶段的作品。但从宋代开始,人们就没有见到过这座石碑,甚至连拓片也没有见过,只能在相关的文集中见到碑文。此碑入藏浙大艺博馆,令人激赏。

从教学科研的需要出发,文物数字化成果、高品质的复制品等也纳入了浙大艺博馆展览范围。除云冈第12窟复制窟外,浙大艺博馆此前还展出了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墓壁画的数字化成果。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数字化团队在墓葬考古发掘时即同步实施数字化采集,高保真还原了壁画中的升天图、狩猎图和武士图等。对这些壁画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了解北朝晚期的社会生活、绘画艺术和中国古代建筑的演变历史。

文物藏品对一座教学博物馆的重要意义,可能超出了许多人的一般认识。在采访中,多位专家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实物教学的关键性。不管是人文专业教育,还是以培养博雅之士为目标的大学通识教育,通过接触实物来理解文明的本质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

“总的来看,中国传统学术的特点是重文献而轻实物。这一传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弊端。”浙大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缪哲说,有的学生对历史典籍很熟悉,但是面对眼前的一件青铜器就可能茫然无措。

博物馆的实物教学就是为了补上这一课。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楼可程说,浙大艺博馆许多珍贵展品都不设玻璃罩,给观众近距离观赏的机会。浙大艺博馆的留言簿上,一名高中生留言说:“整个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极大的震撼,让我徜徉在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中。”一位家长在微博发文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有遗留下来的史书和这些古董物件,让我们在其中找到痕迹。这种展览形式能让孩子们对历史更加有兴趣。”

教学不仅可以在博物馆展厅和专用教室开展,甚至还可以直接在库房里。在欧美的一些大学,很多讨论班在文物库房的展览室里开展教学。“中国艺术史的很多著名学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成长起来的。”白谦慎说,“艾瑞慈、方闻、高居翰、班宗华、李铸晋等著名中国艺术史学者,都曾带着他们的学生策划重要学术展览,而库房专用的提看室正是他们培训研究生仔细观摩艺术品并参与策展的地方。”在这个意义上说,博物馆就是人文学科的实验室,深化既有的知识,并启迪新的发现。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柯溢能 吴雅兰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