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词宗”是如何在西湖边炼成的?答案或许就藏在这本书的73封信札里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12-06 07:57:58 Sun   

他曾说“笨,是我治学的本钱”

读书会上,沈迦分享了自己最早读到夏承焘这批书信时的感受:“夏承焘和谢玉岑的书信,写于1927年至1935年之间,也就是说,那时候他才27岁,最晚也不会超过35岁。我相信,当年他写下这些信件的时候,没有人想过,包括他自己,一定想不到他后来会成为一代词宗。可以看出,夏承焘年轻的时候,基本功已是非常扎实、严谨。晚年的夏承焘,被捧得很高。但青年时代的夏承焘究竟是怎么样的,史料极为罕见。所以这批完整信札的出版,会给我们后人研究夏承焘提供非常好的资料,可以说,填补了空白。”

夏承焘自幼爱好诗词,少年时即会作五言、七言诗,14岁时考入温州师范学校。夏承焘没有上过大学,后来却走上了大学的讲坛,先后担任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特约研究员,成为教育家、学者和诗人。

夏承焘的学问全靠自学。他说,自己从七八岁上学起,几十年来,除了生大病,没有一天离开过书本。最重要的是要多读,“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他晚年总结读书经验时,说自己天资很低,正因为这样,促使自己奋发苦学。他曾经这样说:“笨,是我治学的本钱。”他认为,读书没有捷径,不能取巧,只有下笨功夫才能取得成就。

“仔细读夏承焘和谢玉岑的往来书信,你会发现,没有家长里短和闲聊,有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借书、求教,切磋学问。一代词宗是怎么炼成的?相信答案就藏在书中的73封信札里。”沈迦说。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潘卓盈  编辑:高婷婷
返回
今年是夏承焘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青豆书坊刚好推出《夏承焘致谢玉岑手札笺释》修订版,于温州、杭州、上海、北京四地开展了“一卷天风墨尚新:纪念夏承焘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寻踪之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