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文体新闻
 
 
著名杭州籍导演吴贻弓今晨去世!他的《巴山夜雨》《城南旧事》你还记得吗?
2019-09-14 13:01:00杭州网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的《送别歌》因为吴贻弓导演的电影《城南旧事》而妇孺皆知。谁曾想,今天,我们也要以《送别歌》为中国第四代导演吴贻弓送别。早上7时32分,吴贻弓在上海瑞金医院逝世,享年80岁。

吴贻弓,祖籍浙江杭州,1938年生于重庆,1948年起定居上海。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4年起先后出任上海市电影局副局长、上海电影总公司经理、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市电影局党委书记兼局长、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艺术总监、上海影城主任。他主导创办了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

吴贻弓父亲的授业恩师,包括李叔同。这让吴贻弓本能地在《城南旧事》中选用了《送别》。许多年来,这段循环在几代人耳边的旋律总是让人想起小英子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和萧索的上世纪20年代的北京城……这部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等国内外奖项的佳作,是吴贻弓代表作之一,是当时街头巷尾的热点议题,在上世纪80年代收获的票房相当于80万元。

他的另一部代表作《巴山夜雨》也有着“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意境。中国美学追求的意境,在吴贻弓的电影作品里有着充分且现代的表达。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他执导的影片最鲜明的风格。

吴贻弓的主要电影作品还有:《我们的小花猫》《姐姐》《流亡大学》《少爷的磨难》《月随人归》《阙里人家》等。

他曾说,“所有称呼里,导演是我最看重的一个。”他执导的电影被评论家们称为“散文诗”,采用一种写意原则,多有一种古典诗词意境及对于中国传统山水绘画和戏曲艺术的借鉴运用。

“有人说我是理想主义者,片子里到处流露出理想的色彩。我以前常说,金色的童年、玫瑰色的少年,青春年华总不会轻易忘记,常常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我们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一代人,那个年代留给我们的理想、信心、诚挚的追求、生活价值取向、浪漫主义色彩等等,总不肯在心里泯灭。”这是2012年吴贻弓获颁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终身成就奖时的感言,也是他对自己一生的回望与总结。

今年5月,这位与上海电影、中国电影耳鬓厮磨了一生的老艺术家,在病榻上用尽全力写下“上海电影万岁”。

光明日报 记者 颜维琦,部分内容综合自新民晚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颜维琦    编辑:王洁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图库
生态中国·塞...
中秋节不能错...
如此春光 那...
“迎中秋”世...
王力宏杭州“...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中秋夜男子街头乱扔石头 暖心一幕在后面
杭州一老总第三次醉驾被抓 已刑拘!
中秋小长假首日杭州铁路客流增幅明显 杭黄
泪目! 中秋高墙里一场特别的思乡情会
潮大人多 钱塘江国际冲浪对抗赛重磅来袭
江干区有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坊
杭州西湖区启动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专项整治工
公办中小学不得参与民办学校招生?专家:很
慈善敬老,千人同吃…各地举办多彩活动欢庆
2019暑期档满意度85分居历史第二 档

缤纷悉尼灯光音乐节...

欧盟主题灯光点亮柏...

寓教于乐 国内首档...

杭网直击丨第22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