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就在她的心中
而在杭州做这些事,汤唯更加兴奋和高兴,因为杭州是汤唯的故乡,“我在杭州出生,河坊街、武林路都住过。”
采访所在的咖啡馆,离汤唯杭州之前的家不远。汤唯喜滋滋地说,中午还特地去旁边的陈生记米线吃了一大碗阳光米线,“真的很好吃。小时候我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吃,那时候还叫阳光大酒店,冬天很冷,吃一碗,特别满足,我是汤都兜底的那种。这次本来妈妈要跟我一起来,但因为刚刚种了三颗牙,不能走远路,所以只好遗憾地放弃了。不过,我刚才拍了很多照片传给他们,他们都馋死了。”
2005年后,汤唯卖掉了杭州的房子,全家迁居北京。这么多年,汤唯觉得杭州的变化很大,曾经住过的武林路也是如此,“每次回来,我就会感慨,树呢?怎么那么多店呢?有一年我回来,都找不到回家的路,我急着说,我的家呢?”不变的是汤唯对杭州的感情,“后来发现那些楼房的结构都没改,就刷了层漆,菜市场什么的也没变。”
汤唯还常常回忆小时候在西湖边喝茶的感觉,“去柳浪闻莺,点一杯茶,下盘五子棋,感觉特别好。”即使现在西湖边已经物是人非,她还是忠心不改,“没关系,去或者不去,那段记忆就在那里,就像我看到老师、小学同学,不管他们变成什么样,对于我来说,他们还是当年的那一个。”
甚至,一到杭州,汤唯就说起了杭州话,这让她自己也吃了一惊,“因为之前袁鸿他们从来没听我说过杭州话,有时候让我说,我也说不出来。但是飞机一落地,我拨通小学老师的电话,杭州话就脱口而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非常自然。”
自然而然走到现在
汤唯的语言天分确实出众,无论是《色,戒》中的上海话、《月满轩尼诗》中的粤语,还是《晚秋》中的英语,都是相当地道。之前有报道称她会八种语言(方言),汤唯虽然连连摆手,“没有没有”,但自己数数,“北京话、杭州话、乐清话、粤语、上海话、内蒙古话、英语、法语……”倒真有八种。怎么可以精通这么多语言?汤唯说,其实就是喜欢、敢说,“享受那个说话的过程,甚至是说错的过程。”
对于汤唯来说,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她本来想考美术学院,却阴差阳错进了中戏;本来想学表演,却入了导演系,最终又搞了表演,直至一战成名,走到现在。“我也只是顺着走,走到哪算哪,慢慢发现,这种生活还挺有意思,太适合我了。”
让她觉得更有意思的是,她为各种角色所做的准备,最终反而影响了她成为什么样的人,“每次演出,我都会接触到跟角色相关的东西,比如她喜欢的文字、喜欢的话、喜欢的衣服……后来发现这个东西不再是她的,而是我的了,甚至进入了我的生活。到最后,我享受的不再是表演,而是这些东西,挺好的”。
现在,汤唯越来越能清晰地认识自己,“小时候我特别迟钝,发烧到42度晕倒,才知道自己发烧了。现在,世界在我眼中越来越清晰,知道自己喜欢,就去做;如果迟疑,就说明我不怎么喜欢”。
在这个过程中,李安、陈可辛和岸西等导演对她的帮助很大,“他们因材施教,知道我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把我带到一条我更容易发挥的路上去。一次又一次,我对自己的了解就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