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浙江男排的传承!昔日冠军成员21年后率队重返全国之巅
发布时间:2024-06-26 19:00:00

“我们赢了!”6月23日晚,2024全国男排冠军赛决赛,当浙江队以3-1战胜河北男排夺得冠军后,队员们激动地跑到场上,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是浙江男排继2003年全国男排联赛后,时隔21年再获全国大赛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夺冠成员中,主教练吴卫是现任领队,队员沈安东则是助理教练,这便是传承的力量。6月24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刚刚回到杭州的沈安东,他最大的感受是——这个冠军来之不易,实至名归。

年轻队员挑大梁 几经磨砺终夺冠

在进入本次冠军赛总决赛阶段之前,共有3个分站赛,开赛前两名主力队员张景胤、李咏臻就被抽调至国家队征战国际赛事,而王滨、张冠华、杨一鸣、陈磊炀等4人随后也被上调至国家队集训,以替补队员和年轻队员为主的浙江队不畏强敌,一路过关斩将,豪取分站赛九连胜,也是前期唯一保持不败的球队。

这次冠军赛,浙江男排按阶段分别由吴胜、骆建松和沈安东挂帅,沈安东是总决赛阶段的主教练。总决赛前几天,王滨、张冠华等4人匆匆归队,这让沈安东多了一份底气。“之前以为他们赶不上了,我们也做好了相关准备。”沈安东坦言,球队连续两年在联赛中能够以全华班的阵容获得第三名,在其他强队缺少外援和国手的情况下,确实有一定优势。

尽管实力占优,但年轻队员不够稳定的心态是沈安东担心的问题,好在决赛中小伙子们顶住了压力。“大家挺不容易的,虽然出现了一些失误,但整体表现不错。”沈安东表示,经过这几年联赛的锤炼,加上几名国手跟随国家队在外征战见了世面,球队的发挥日趋稳定,能够连续战胜传统强队上海、天津、河北,也证明了这一点。

“希望这个冠军能够让队员积累更多的信心,激励他们在联赛中更进一步。”在沈安东看来,由于缺少外援,浙江队在联赛中总是差一口气,而且想要在短时间内弥补这个差距,确实非常困难。“虽然这次夺冠了,但我们的年轻队员不能自满,他们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冠军固然重要,但沈安东对此也非常冷静。

昔日队员今日教练 浙江男排需要传承

21年前,沈安东身披6号战袍,作为主力队员帮助浙江男排斩获2002-2003赛季全国男排联赛冠军,这也是球队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联赛冠军。

彼时,浙江男排在前6个赛季3次杀入决赛,却都无缘冠军,也被冠上了“千年老二”的名号。然而,在冲破魔咒后,作为曾经的传统强队,浙江男排陷入了长期的低迷,随后十几年都没能再次杀入联赛三甲。

翻开浙江男排的历史,似乎这是第一次遭遇低谷。要知道,建队于1959年的浙江男排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风光无限,多次斩获全国冠军,若不是男排联赛在1996年才建立,或许队史的首个联赛冠军会来得更早。

为了帮助浙江男排重返巅峰,昔日冠军队长王贺兵、老国手吴胜接连执掌球队。尤其是吴胜在执教女排多年后回到男排,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大胆起用多名新人,当时年幼的张景胤、李咏臻、王滨等人,如今都成为了球队的顶梁柱,让这支小鬼当家的浙江男排充满了活力,打造出了一支朝气蓬勃的年轻之师。

在吴胜调任中国男排这几年,沈安东接过教鞭,继续锤炼这些年轻队员,终于取得了新的突破。过去两个赛季,以全华班阵容出战全国联赛的浙江男排,面对众多外援参赛的强队,依旧表现出强劲的实力、旺盛斗志,蝉联了联赛季军。

“两次夺冠,心情一样激动。”沈安东说,看到队员们登上最高领奖台,深深地感受到这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费,“需要他们去传承我们浙江男排的精神。”

既要扎实做好青训 也要留得住人才

对于浙江男排来说,等待这份冠军荣誉的时间有一些长,当年的夺冠队员都已人到中年,但大多仍在为浙江排球发光发热。他们中,有的转身为教练,有的是领队,还有的深耕基层,为中国排球、中国体育默默奉献着。

现在的浙江男排青年队教练宫在峰,也是当年夺冠队员之一,看到自己带过队员夺冠,他同样非常高兴。而他更自豪的是,像王滨、张冠华、杨一鸣等一批当打之年的小伙子,已经披上了国家队的战袍,后生可畏。

从低谷到崛起,由衰转盛,这背后是教练与队员双双大力推进新老交替后结出的丰硕果实。对此,宫在峰感慨颇多。他表示,浙江男排十分注重本土挖掘、本土培养,省市县三级打通排球运动员培养与输送渠道,不断完善梯队建设。“只有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才能让更多优秀苗子从起步开始,就能紧紧地捏合成一个整体,且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不过,看到青训工作喜人的同时,沈安东也透露出目前球队所存在的困难——留不住人。当年浙江男排夺冠,沈安东身边还有王贺兵、郑亮等老将压阵,而如今球队中都是清一色的年轻队员,主心骨李咏臻、王滨、陈磊炀、杨一鸣等人也不过出生于1999年、2000年左右,关键时刻缺乏老队员的稳定性,仍然需要不断打磨,也要继续扎实基本功。

“为了生活上的考虑,很多老队员很难坚持下来,我们也正在积极解决这个问题。”沈安东说。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首席记者 王振恺   编辑:戎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