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裁缝”死磕电焊30年 用倾囊相授打通用工需求“最后一公里”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2-17 07:21   

一把焊枪、一个面罩,与电焊“死磕”30年,100%的无损检测合格率,且焊缝美观,被称为“钢铁裁缝”。

他叫葛小青,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焊工,特级技师,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众多荣誉。但他更喜欢徒弟们喊他“葛师傅”,希望能将自己的技能倾囊相授,努力打通学校教育到企业技能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错填志愿 进入焊工最辛苦的工种

葛小青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1975年出生,母亲是造船厂的职工,儿时的他就住在造船厂职工的宿舍里。

那个年代,小孩子能玩的玩具有限,葛小青就拿家里破旧的闹钟、收音机等拆装,“拆起来容易,装起来就难了,经常拆了就装不回去……”回忆起儿时的糗事,葛小青忍不住笑出声。

因初中成绩不是太好,初三时,葛小青犯了难,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在此时,母亲适时的劝解,让他醍醐灌顶。“母亲建议我报考技校,将来可以有一技之长,养活自己。”葛小青说。

母亲的话,再加上因喜欢拆装,对电子焊接技术很感兴趣,因此,葛小青在中考填报志愿时,填了杭锅技校(西子机电学校前身)的焊接专业。进入学校之后,葛小青才知道自己报错了专业,本意是想报电子焊接,阴差阳错下进入了锅炉焊接专业。

“这是焊工领域最辛苦的专业,一般杭州本地人都不会去学的,大多数都是外地人才会报考,因为那个年代,技校生可以在杭州落户。”葛小青说。

虽然报错专业,但葛小青认为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就要认真地学下去,“那个时候年轻,脾气也倔,认死理,就觉得既然选择了,就要好好学。” 技校三年,葛小青过得很充实,课程是半个月理论,半个月实践,相比理论课,他更喜欢实践课,可以直接上手。

自我要求严格 交出零失误的完美答卷

毕业后,葛小青顺利进入杭锅集团(西子洁能的前身)。凭着一股韧劲,葛小青开始了与电焊“死磕”的日子。刚开始工作,因没做好防护,眼睛被焊接时产生的电弧光灼伤,经常半夜眼睛痛,只能跑去医院挂急诊。为了练腿功,他平时工作尽量蹲着,练就了蹲着焊接四五个小时不在话下的功夫。

从初级焊工起步,葛小青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创新、改进了一大批焊接工艺和方法。“锅炉上的每条焊缝都要接受X光检测,如果焊缝有缺陷,会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葛小青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不仅要达到“100%的无损检测合格率”,且要把锅炉当成是艺术品,焊得美观。

广东岭奥核电站高压加热器是葛小青职业生涯中焊接的第一个重要项目。因高压加热器的材料是合金钢,可焊性较差,且项目技术要求高,在焊接时需加热保温在150℃-250℃,葛小青要长时间高温作业。不仅如此,焊接时,还会有高达几百摄氏度的焊渣掉落,手上、身上经常会被烫起泡,为了不影响焊接质量,他只能忍着。手上的伤,经常是旧伤没好,又添新伤。

功夫不负有心人,葛小青的技术得到了法国阿尔斯通现场监理的高度认可。截至目前,岭澳核电站还保持着国际同类型机组连续安全运行天数的最高纪录。

此后,葛小青参与的所有核电锅炉项目,也全都交出了零失误的完美答卷。

热衷“传帮带” 帮企业精准培养焊工

如今的葛小青,身上有着众多的荣誉,早已成为别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大师”。然而,日常他不是在车间,就是在技能大师工作室,“日常去车间主要是质检把关,在工作室就是教一下学生。”葛小青教的学生中,既有自己的学弟学妹,也有企业刚刚招聘进来的焊工新人。“每个企业,每个车间,对焊工的技能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我是从一线出来的,知道需求,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开展培训。”葛小青说。

每个到工作室学习的学生,葛小青都是倾囊相授,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盘托出。他有一套独特的训练方案,从装配点焊,到模拟返修的各个环节,都有清晰的实操方法。“经过我培训的新人,一到车间,就立马能上手。”葛小青说,这也是工作室培养学生的目标。

在葛小青看来,制造业的焊工是非常重要的工种,但却存在企业招工困难的窘境,“希望能疏通从教学理论到实践操作的‘堵点’,打通学校教育到企业技能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2022年6月,葛小青担任省劳模工匠志愿服务队装备制造杭衢小分队队长,率领省内知名装备制造企业的32名行家里手,为衢州山区的9家制造企业上门进行技术攻关,帮助改造和解决问题8项,培训员工70余人,直接或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约500万元/年。

(原标题:“钢铁裁缝”死磕电焊30年 用倾囊相授打通用工需求“最后一公里”)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严斐  编辑:陈东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