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5年,“修菜刀”的他花费200万元造出了飞机 海燕,起飞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0-22 07:05   

在萧山区戴村镇枫桥村,朱海燕是个“名人”。谁家的菜刀钝了、小家电坏了,都会去朱家问上一句:“海燕在不在家?”

大多数时候,村民都能在工作室里找到正在忙活儿的朱海燕,而他也是来者不拒。有时,村民们还会在工作室里围观一会儿,看朱海燕在电脑上画图,又看他在机床上鼓捣零件,不时还问一问进度。因为大家都知道,朱海燕在造飞机呢!

最近,朱海燕造的飞机在重庆起飞,相关视频在平台上“走红”,网友们纷纷点赞,惊叹“高手在民间”。

其实,“造飞机”这事儿,朱海燕已经做了整整5年,前后投入200多万元。“我爸说初中学历还想造飞机,这不是做梦吗?”10月18日,记者见到朱海燕时,他笑眯眯地向我们展示着这架飞机,“可是,这个梦还真让我实现了。”

初中毕业的他迷上造飞机 把家里车库改造成工作室

朱海燕造的飞机就停在他的工作室门口。

“第一台飞机是在2021年完成的,仿照现代直升机模型制造,但飞不稳,最多只能离地几十厘米,算是失败了。这是第二台,学名叫‘超轻型双旋翼共轴直升机’,去年就试飞成功了。”朱海燕围着飞机做起了介绍:“整机重量116公斤,飞行高度可以达到120米,巡航速度每小时100公里,往油箱里加10升油,能飞近1小时……”

对于走红网络这事,朱海燕不觉得意外:“不瞒你们说,这几年,我在玩飞机的‘圈子’里还是有点名气的。”

然而,5年前,当朱海燕决定辞掉工作专心造飞机时,家人、朋友都只当听个玩笑话。毕竟,彼时的朱海燕已近不惑之年,初中毕业的他早早就在社会上打拼,开过出租车,也开过陶瓷店、面馆,用他自己的话说:“唯一和机械沾点边的工作就是在一个厂子里拧过螺丝。”

显然,父母和妻子并不支持这个疯狂的想法。但朱海燕没有犹豫,从辞职到购入第一台车床设备,也就几天时间。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大型家伙,占据了朱家的一楼架空层。“这里大概150平方米吧,原本是当车库的,现在归我了,家人也默认这是我的工作室、生产车间,进进出出都不会打扰我。”朱海燕说。

记者在现场数了数,一共有10多台大大小小的设备:钻铣床、氩弧焊机、650雕铣机车床、炮塔铣床、二保焊机、线切割、砂带机、超声波清洗机……光是看这些设备就让人觉得眼花缭乱,而朱海燕却饶有兴致,一台接一台地介绍起来。其中,最贵的一台设备是他上个月刚买的智能数控机床,花了20万元。“这几年前后差不多花了200万元,一部分是积蓄,一部分是贷款的。”朱海燕说。

在旁边的铁架子上,记者又看到了许多形状各异的零件,朱海燕介绍道:“基本都是铝的,我从外面买原材料,自己画图纸设计好尺寸,再用这些机床设备制作成型。”

工作室的中间,摆着一台电脑,它是朱海燕制作飞机的“最强大脑”。采访间隙,朱海燕熟练地打开了一款建模软件,向记者展示了他亲手绘制的零件3D模型图。大小不一的螺丝钉、形状各异的卡钳,还有叫不出名字的各种零件,数量多达几百个,都是朱海燕自己设计、自己绘图、自己加工的。

神秘“大佬”视频教学 让飞机成功起飞的他成了村里的“天才”

网络上,关于朱海燕自学造飞机还成功起飞这事,有网友称赞“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但也有网友表示质疑:这么专业的事,一个人动手就能成?

“有质疑很正常啊!我老婆、我爸都觉得我不务正业,肯定做不成。”对此,朱海燕解释道,“像力学、机械学、航空航天知识等等,都是造飞机要用到的,以前的我完全不会,都是一边学习一边试验才搞明白的。”

朱海燕透露,成功的另一个原因,离不开一位“大佬”好友的指导。和朱海燕一样,这位“大佬”也是个飞机机械爱好者,还是上海某高校的教授,两人在网上相识,之后便时常在一起交流,一来二去,成了朋友。当时,朱海燕正准备着手造第二架飞机,听了他失败的经历后,这位朋友热情地当起了“幕后军师”。

“比如3D建模,我之前自学了很久,但不会的还是不会。后来他跟我说换一个更适合上手的软件,还开视频教我,第一次就讲了2个小时,全都是干货。”在这位朋友的帮助下,朱海燕的思路和方向越发清晰了,加上新设备的加持,零件加工的精细度也比之前更高。

要是遇上“卡脖子”的难题,朱海燕会在工作室里反复试验,若是没成功,就带着失败的经验求教这位专业的朋友,“最痛苦的是改零件,不停改不停做,一毫一厘的误差都不行。”

耗时两年,朱海燕的第二台飞机终于组装落地,又在专业飞行员、飞友的协助下,飞机在重庆万州的合法空域起飞过,稳定飞行近一个小时。

试飞成功后,全国各地的许多“飞友”慕名而来,还有一些专业人士走进了朱海燕的工作室。一直关心“造飞机”进度的邻居们也替朱海燕感到高兴,有人夸他是“天才”。

而对朱海燕来说,家人态度的转变更加重要,老婆和父亲不反对了,他的两个孩子都觉得“爸爸好厉害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未来将继续研究飞机的应用场景

对于“天才”的称呼,朱海燕有点不敢当,“我应该算不上有天赋,顶多是从小喜欢拆东西、修东西。”

被问到何时萌生了造飞机的念头,朱海燕的回答很简单:“可能就是骨子里喜欢吧,当时在杂志看到一款小型飞机,一下子来了兴趣,后来在网上看到别人做旋翼机,我就手痒了,想自己做一架。”

现场,朱海燕坐上这台自制飞机演示了起来,“你看这上面是旋翼总成,一个正转、一个反转,互相抵消旋转的扭矩,起飞的时候不会原地打转,脚蹬还能控制甲叶的角度差……”“这台飞机有两道安全防线,里面有单向离合器轴承,外面有单向摔坏离合器,两者即使有一个出故障,也不会导致坠机……”看着自己的作品,朱海燕滔滔不绝地说着,眼神里满是骄傲。

不过,说归说,但朱海燕自己还不会“飞”。

“造飞机和开飞机还是不一样的,开飞机我还需要学。”朱海燕坦言,确实很想驾驶自己造的飞机,为了弥补这一遗憾,他正加紧学习驾驶技术,争取今年能顺利“飞天”。

朱海燕出名后,有很多“飞友”私信想买他造的这款旋翼机,但他没打算卖,“说实话,这台飞机现在还没有什么应用场景,我正在考虑能不能增加一些别的使用功能,比如农药喷洒、农田巡防之类的。”

根据相关报道,朱海燕并不是国内第一个造飞机的普通人,民间设计、制造的“出圈”飞机大多以轻型滑翔机、自转旋翼机、单翼超轻型飞机为主。

依据目前我国对这类超轻型飞行器的管理规定,这类飞机在特定条件下不需要通过民航部门的审定,飞行人员也不需要持有飞行执照,但仍需遵守特定的运行限制,即空机重量要小于116公斤,燃油容量不超过20升,全马力平飞时校正空速小于100公里/小时等。

简单来说,无论是哪一种飞行器,飞行活动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原标题:耗时5年,“修菜刀”的他花费200万元造出了飞机 海燕,起飞了!)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王艳颖 张晗 摄影 俞磊  编辑:陈东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