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伯铭的大姐金启静在杭州去世
10月12日快报报道后,有读者留言:金伯铭的大姐金启静的儿子朱德天现在生活在上海。
朱德天,与杭州有着深厚的渊源,1934年,他出生于杭州龙翔里三弄2号,如今已经90岁了,生活在上海;他还多次向杭州捐赠父亲朱孔阳生前收藏物品。
快报记者辗转联系到朱德天,老人正在住院,他不顾身体不适,热心地帮我们回忆关于金家的点滴情况。
朱德天老伯说,1966年,在老朋友的撮合下,父亲朱孔阳和金启静结婚,成为晚年伴侣,“两人志趣相投,笔墨交流,互相切磋,相得益彰,感情日洽。”
1981年年初,金启静来杭州朋友家小住时,生病去世,安葬于灵隐寺后面的龙门山。金老伯回忆,那段时间,杭州天气很冷,大姨可能因此突发疾病,他凌晨赶过去,抱着她把她送到浙二医院救治,老人最后还是走了。5年后,朱孔阳也走了。
朱孔阳(1892-1986),出生在上海松江,是著名的金石书画家和文物鉴赏家,与刘海粟、高络园并称“沪上海陆(络)空(孔)”。他在之江大学读书时,和郁达夫住一个寝室,睡上下铺。
向杭州捐出李叔同《断食日志》手稿
2007年7月,虎跑公园李叔同纪念馆修缮完成,杭州市园文局钱江管理处向社会征集李叔同的《断食日志》真迹线索。
2010年是李叔同(弘一法师)130周年诞辰,朱德天捐赠了父亲珍藏多年、李叔同写的《断食日志》,如今,这部李叔同的手稿成了杭州虎跑李叔同纪念馆镇馆之宝。
《断食日志》记载了李叔同从1916年12月25日至1917年1月11日,在虎跑断食18天的经历。
断食,中医上叫辟谷,“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也就是基本不吃东西,以清除肠里的秽气。不过在这18天里,李叔同也不是绝对断食,而是阶段性的。前期几天,先试探性地慢慢减少食物。接着,正式断食,只靠喝水来维持。后面几天,再慢慢恢复饮食。断食的每一天,李叔同是怎样做的,在生理上、心理上又有怎样的变化,从日志的片段里也可以看出一二:
“十二月一日,晴,微风。断食前期第一日。疾稍愈,七时半起床。是日午十一时食粥二盂,紫苏叶二片,豆腐三小方。晚五时食粥二盂,紫苏叶二片,梅一枚……
“八日,阴,大风,寒,午后时露日光。断食正期第三日。十时起床。五时醒,气体至佳,如前数日之心跳头晕等皆无……是日食欲稍动,有时觉饥,并默想各种食物之种类及其滋味……
“十六日,晴。断食后期第四日。七时半起床。晨饮红茶一杯,食藕粉芋。午食薄粥三盂,青菜芋大半碗,极美。有生以来不知菜芋之味如是也……”
断食结束后,李叔同整理装订成一册手稿。随后,手稿辗转为章太炎的堂弟章劲宇收藏,章劲宇是有名的收藏家,西泠印社社员。
1965年,已经在上海中医医史博物馆工作的朱孔阳发现了流入民间的这部手稿,毫不犹豫花300元买了下来。当时他一个月工资才90元。
收藏家父亲生前说过8个字:
物归原主 物得其所
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朱德天向杭州博物馆捐赠了一只抗战时期的药箱,这只药箱背后,是一段杭州抗战史。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大批难民不断向杭州涌来,还有不少伤兵被运送到杭州。时任杭州基督教青年会代总干事、杭州红十字会会长的朱孔阳,联系组建了难民收容所,收容所提供食宿衣被,组织医护人员巡回医疗,又想方设法把难民安全转移到丽水、东阳、金华和江西、上海等地。朱孔阳
又联系了当时的灵隐寺住持却非法师,在灵隐寺搭建临时病房,号召市民和医生来协助。灵隐寺的这个临时伤兵医院前后接收和治疗了上千名抗日将士。1937年12月底日军侵入杭州城区前夕,临时医院撤走时,前来支援的医生留下了3只红色皮质的药箱,朱孔阳把3只药箱带回上海。
除了捐赠给杭州这只,另外两只药箱,朱德天先后捐赠给了上海历史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
朱德天还曾向杭州博物馆捐赠过父亲收藏的雷峰塔藏经砖制成的砚台等珍贵物品。“我父亲生前说了8个字,所有他收藏的文物,最后都要‘物归原主、物得其所’。”
朱孔阳生前也向岳庙捐赠了一段珍藏了半个世纪的“精忠柏”(硅化木),曾被清代大学士、著作家阮元收藏,抗战时期,朱孔阳花十几根金条买了下来。
朱德天曾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任编辑、记者,他托人给记者发来短信:“都市快报的同志辛苦了!谢谢你们的执着和认真!——一个61年前的你们的同行朱德天。”
方女士:
金伯铭的两个姐姐
都是我爷爷的故友
在南宋官窑博物馆工作的方忆女士看了报道后,告诉记者说:“金耐先和金启静,我爷爷方干民都认识。”
方忆的爷爷方干民生于1906年,1984年去世,享年78岁,生前是浙江美术学院(注: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因为正在为爷爷整理生平的文献资料,方忆发现爷爷曾在自己笔记里提到过金耐先和金启静。
“1929年9月,爷爷刚刚从法国留学回到上海,参加了艺苑美术社举办的首届美术展。其间,爷爷偶遇了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下称上海美专)的旧识金启静女士,她妹妹也是爷爷在上海美专的同学。”
方干民出身书香门第,祖籍温岭,父亲方乐曾是清朝年间贡生。方干民在杭州安定学堂(注:现在的杭州第七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美专学习油画。由此,方干民和金耐先、金启静相识。方干民曾回忆说,金耐先是自己的初恋。
方干民在上海美专学了一年后,去法国留学学画,当时的《图画时报》还刊登了他的留学照片。1929年回国后,在上海新华艺专、上海美专等学校执教。1930年,方干民到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注:中国美术学院前身,1929年由“国立艺术院”更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任西画教授,朱德群、吴冠中、闵希文、赵无极等很多著名画家都曾是他的学生。
方忆的奶奶叫苏爱兰,是民国时期女作家苏雪林的堂妹,她也曾留学法国,留学回来时,当时的《上海画报》头版刊登了她学成归国的信息。
方干民晚年很珍惜剩余不多的创作时间。在方忆的记忆中,爷爷一直待在画室里画画,“去世时还握着画笔。”
方忆记得老人去世那天——1984年1月19日。当时没有电话,家里的保姆找到她学校,告诉她爷爷吐血了,“我学校离家最近,我打120叫救护车,又打电话通知爸爸妈妈,救护车来了,爷爷已经不行了。”方忆还记得,那天下着雪。
我们也把寻访到的关于金伯铭的信息,第一时间告诉了远在美国的埃迪,截至昨晚虽然还没收到回复,但想必他知道后,一定会非常开心。
人们常说,一个家庭就像一棵树,父母是根,子孙是枝干,随着岁月,树慢慢长大,家族里的一个个家庭组成了一片森林。
这次从一张照片、一个名字开始的全网接力寻访,让我们拾起遗落在历史长河的点点滴滴,像拼图一样,拼起了一个时代,也让我们有机会走近一百多年前的先辈,了解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