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期排到10月下旬,35岁飞手:帮到乡亲有成就感
邵国治今年62岁,是土生土长的东穆坞村民,早年曾做过物流生意,前些年退休后回到村里生活。
去年,他无意间听村民提起,村里的茶农大多是50后、60后,年事渐高,搬运菜籽饼很吃力,年轻人又不愿意干农活。
记者 杨云寒 摄
他的脑子很活络,马上想到了用无人机来解决茶农的烦恼:“现在无人机应用场景那么多,如果用它来运输肥料,可行吗?”
刚好他的孙外甥邵嘉年大学毕业,还在找工作。邵国治就送他去学习无人机驾驶技术。女婿邵陈亮正好也感兴趣,也跟着一起学。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两人顺利出师,轮流担任无人机飞手。邵国治又花了6万元买了一架大型无人机,作为搬运工具。
这台无人机第一次飞在茶山上空,是今年9月。他在自己茶园做试验,吸引了不少村民的围观。乡亲们看了都觉得很便捷,纷纷来找他帮忙。一传十,十传百,找他的人也越来越多。
从9月底开始,他的档期就被约满了,不仅有同村的乡亲,还有周边地区几个村子的村民,只要是来找他的,几乎来者不拒。
只不过,找他的人有点多,还排着长队。他粗略估算了一下,按每天搬七八千斤计算,档期至少要排到10月下旬。
邵国治还从村里招募了几个村民来加入到团队中,按日给他们发工资,解决了村里就业的问题。
飞手邵陈亮在操控无人机 记者 杨云寒 摄
采访当天的飞手,是他35岁的女婿邵陈亮。
邵陈亮在一家培训机构当老师,休息时也总来给老丈人帮忙。
在更换电池的间隙,邵陈亮告诉记者:“一开始学飞无人机,只是想能帮家里分担点农活,现在感觉能帮乡亲们解决烦恼,也很有成就感。”
邵国治说,后续他还会考虑使用无人机给茶树洒农业、帮村民运送东西,给大家提供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