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密歇根大学老照片上,奶奶身边这个中国男人是谁?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0-12 09:09   

美国律师埃迪专程来杭寻找“金伯铭” 这张照片、这个名字背后有什么样的动人故事?

1184fab94d40c4989a9e97e5bf6717f1_rB4AiWcJkdeAVecqAALMIUO-syQ219.jpg

埃迪奶奶(最右边)和金伯铭一起出席1933年5月在密歇根大学举行的告别派对 埃迪供图

10月6日,《奇葩说》第六季年度冠军詹青云(@阿詹Ganglha-Khandro)在微博上发帖,讲了同事埃迪花两三年寻找奶奶一位中国故友的故事,埃迪曾特地赶到上海和杭州寻访。

埃迪奶奶维罗妮卡(Veronica)是波兰移民,中学毕业考入密歇根大学,大学毕业当了老师,1992年去世。

两年前,埃迪和父亲回密歇根老房子清点老人遗物,在保险柜发现老人生前收藏的一张合影照片,拍摄于1933年,背景是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校区,照片上三女一男站成一排,维罗妮卡边上站着一个年轻中国男子,照片上写着“To Veronica with love, Benjamin”,照片背后,维罗妮卡写着:“Benjamin King”。那年维罗妮卡20岁,还在上大学。

“埃迪的奶奶从未向他或是他爸爸提起这位中国同学,在那个年代,不同种族间的友谊尚且不常见,‘with love’也不是普通朋友之间会用的字句,这张普通的照片更被他奶奶珍藏一世。

“也许是律师的工作颇为枯燥吧,埃迪从此有点疯魔了,他对他奶奶所知不多,此时却决心要靠着一个名字,找出这位本杰明到底是谁,和他的奶奶之间有过怎样的人生交集……”

经过努力,埃迪查询到Benjamin King本名Gin Bo Min,是当时一名来自中国杭州的交换生,叫金伯铭,住在杭州马市街11号。埃迪还发现,金伯铭毕业于沪江大学(现为上海理工大学),去密歇根做交换生。与埃迪的奶奶合影后第二年,即1934年,他回到中国,去了银行工作,1940年,金伯铭写了一本介绍现代银行业的书《银行实践》。

埃迪为寻找金伯铭,开始学中文,向单位申请来中国工作,在中国工作期间,他还特地去了上海和杭州,寻找金伯铭的足迹。

很多网友看了帖子后,纷纷参与到查找金伯铭线索的过程中。一位网友说:“一张照片,一个名字,一个故事,一个人,串起了一个时代,真的是好神奇啊!”

另一位网友留言:“很感人的故事,就像那种不顾千山万水我也要找到你的桥段。上个世纪的短暂相遇虽有离别的遗憾,好在这个世纪足够先进的技术,让两个灵魂穿过山海,仿佛重新相遇。”

孙子埃迪专程来 马市街寻访

橙柿互动记者通过网络联系上了埃迪。埃迪说,他非常乐于把寻找金伯铭过程中的故事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看到。

“我做这一切,是因为很想了解更多祖母和金伯铭的事情,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也怀疑是否能找到更多东西,但我觉得,如果他有后人,也许他们听说过他在美国的故事,也许他们有更多的照片或日记。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但是希望尽我所能去寻找。”

埃迪说,祖母艾斯特尔·维罗妮卡·米尔斯(Estelle Veronica Mears),婚前姓米斯利克(Mislik),祖籍波兰。他们家族在19世纪中期移民到美国。

随着对祖母的了解,埃迪也发现了她全新的形象——一个充满求知欲的人。他在祖母于密歇根大学学习时的照片中,看到了和金伯铭的合影。

埃迪还翻阅了倪婷教授的书《1930-1940年代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的文化经历》,书里讲当时“美国学生不愿意与外国学生交往”,因此对祖母和金伯铭之间的友谊产生了浓厚兴趣,下决心深入了解祖母青年时期这段有趣经历,希望知道金伯铭到底是谁。

查阅大量文献后,埃迪又来到上海和杭州寻找,杭州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埃迪说,他先来到金伯铭儿时住址附近的小营巷历史街区及周边一带,从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线索,并准备继续追踪。

埃迪说,他在杭州的最后一站,还“快速”游览了西湖。

“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淡水湖,我想象金伯铭的少年时代一定经常会来这个如诗如画的湖边,这段时间很可能为他后来在美国五大湖附近的生活打下了基础。”

来中国的寻找让埃迪有了新的启发,他不仅能够想象金伯铭在上海和杭州的生活,而且还亲身体验了上一次2006年来到中国后,18年间中国的飞速发展。

“我希望自己能够在杭州多待些时间,杭州之美让我感到惊喜,尤其是西湖周边的景色以及城市的规模。杭州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我希望不久之后能够再次造访。”

埃迪说,在詹青云发了微博帖子后,他收获了新的重大发现——得知金伯铭有两位成就非凡的姐姐,而且她们应该还有后人在世。当记者告诉他,金伯铭很可能还有第三位姐姐时,他也很惊喜,表示这是第一次得知。

“如果金伯铭和他的姐姐们还有后人在世,在他们愿意的前提下,我非常有兴趣和他们沟通,听听他们愿意分享的任何金伯铭的事情。我很感谢你们所做的努力。”

金伯铭工作过的浙江兴业银行

1907年创办于杭州

帖子里提到金伯铭曾生活在马市街11号。现在这个地址消失在城市变迁中,地图上已找不到了。

现在的马市街是条双车道马路,南出解放路,北抵庆春路,西邻皮市巷,沿街店铺连绵,车来车往。

据分析,马市街11号,应在现马市街的街口。

金伯铭出生于1907年,如在世,已有117岁,杭州户籍档案已查无此人。

帖子里说埃迪在上海时,去了金伯铭工作过的地方——上海北京东路230号的浙江兴业银行旧址。

杭州也有一处浙江兴业银行旧址,在中山中路261号,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工商银行羊坝头支行所在地,每天楼前都有新人和模特拍照取景。

欧式的建筑风格,金山花岗岩铺就的台阶,望着这座小洋楼,穿越时光般,仿佛看到了昔日杭州“华尔街”的繁华:当年,杭州的中山中路,聚集了浙江银行、中国银行浙江分行、浙江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和钱庄。

浙江兴业银行成立于1907年10月,是浙江省第一家银行,也是国内第一家商业银行。那一年,金伯铭出生。

浙江兴业银行创办人之一蒋抑卮(音:zhī,1874-1940),祖籍绍兴,曾师从章太炎,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结识,成了好朋友。鲁迅和兄弟周作人在日本读书期间,蒋抑卮生病,妻子陪他到日本治病,鲁迅把租来的房子让给他们住。后来,鲁迅兄弟俩出版翻译的《域外小说集》,蒋抑卮出资资助。

当年,蒋抑卮的父亲蒋海筹创办的“蒋广昌号”在杭城首屈一指,独占杭州丝绸业半壁江山,被称为“蒋半城”。浙江兴业银行创办时,蒋家父子出钱出力,在日本留学时读政治经济的蒋抑卮,管理浙江兴业银行业务。

1915年,浙江兴业银行总部移至上海,杭州总行改为分行。

这一年,金伯铭8岁。

曾在银行业界深耕多年

1985年和老校友在上海相聚

记者查询旧时《申报》《大公报》等发现:1935年7月,金伯铭入职上海浙江地方银行任襄理(相当于现在的经理助理)。1936年9月23日《大公报(上海版)》上有则短讯,说沪江大学添聘教员,其中就有金伯铭。

1939年,金伯铭又跳槽到上海浙江兴业银行任秘书,1940年1月,转任襄理,其间他所著的《银行实践》出版。

据资料,浙江兴业银行职员薪资分甲乙丙丁四等级,从500元到5元,跟现在一样,和入职年限、业绩等挂钩,推测金伯铭刚入职时,月薪在四五十元左右。

浙江地方银行,与杭州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浙江地方银行前身是浙江银行,1915年6月更名为浙江地方实业银行。1923年,官商分股,官方股份组成浙江地方银行,商业股份组成浙江实业银行。绍兴人李铭(即李馥荪)曾任浙江银行上海分行经理,浙江实业银行成立后,他任总经理兼常务董事。

当年的金融界,浙江系是一股传奇力量。彼此互帮互助,银行之间,通过相互开户、相互代理、相互投资、相互兼职、联合放款、联合清算,形成紧密的联系;银行资本又通过相互投资和人事渗透、兼职,与保险、证券、信托、钱庄资本结成金融资本集团。

目前找到最近一次关于金伯铭的公开记载,是一张拍摄于1985年夏天的照片——老校友在上海相聚,“欢迎倪家玺校友自北京来沪,胡锦堂校友访欧美回沪”,前排坐在沙发上的四位校友是(左起):马任全、朱博泉、倪家玺、金伯铭。

马任全和倪家玺,都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马任全后来成为著名集邮家,被中国集邮界誉为“一代宗师”。倪家玺后来投身实业,成为著名老字号北京义利食品厂创始人。

朱博泉,上海近代著名金融家、中国金融界泰斗级人物,出生于1898年,是金伯铭的学长,1932年任沪江大学商学院院长。他和金伯铭关系匪浅,邀请在银行界工作的学弟来上课,也不足为奇了。

朱博泉出生于杭州,朱家在杭州的庄园朱庄,位于灵隐半山腰,是幢五进深的大宅院。2001年朱博泉去世,享年104岁。

鲁迅去世前在金家旧书店

邮购一本《南陵无双谱》

金伯铭的父亲曾在马市街开有一家旧书店,这与金家历代爱藏书有关。

金伯铭的祖上金应麟,道光六年(1826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大理寺少卿等职,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母亲年迈告老还乡。大理寺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金应麟返乡后建藏书楼,或许为纪念自己的司法工作经历,取名“豸(zhì)华堂”。“獬豸”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能辨曲直,象征“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

金应麟长子金修和孙子金承朴,都继承家风成了藏书家。金承朴的儿子金述璋(字元达)也就是金伯铭的父亲,接手藏书楼时金家已有些衰落,金元达在马市街11号金家老宅,辟出一个地方售书,以“豸华堂”为书店招牌,将家藏图书、碑版编成目录后出让。

《杭州日报》曾刊登薛林荣的文章《鲁迅与杭州的两家古旧书店》,提到:《鲁迅日记》1936年9月6日,“得豸华堂所寄书目一本。”7日,“上午寄豸华堂信并邮票一元二角三分。” 10日,鲁迅收到了豸华堂寄来的《南陵无双谱》,“价一元,往来邮费二角五分。”

一个多月后的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寓所‌因病去世。

金伯铭可能有三个姐姐

据资料,金元达生有三个女儿,其中两个都是著名书画家,一位是金耐先,另一位是金启静,都是金伯铭的姐姐。

金启静1902年出生,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刘海粟、张聿光等。日本留学回国后,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当了教授,共同创办了艺苑美术社。1982年在上海去世。

金耐先出生于1903年,自幼学画,曾师从王潜楼(“西泠书画社”第一任社长)、吴徵(著名山水画家),是女摄影家、书画家。杭州女师毕业后,金耐先在上海美专和新华艺专学习。1929年从日本留学回来,在杭州一中教美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还曾是她的学生。华君武回忆,金先生要求严格,自己不喜欢依葫芦画瓢,每次上课他都很头疼。

1930年4月1日,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在杭州举行,当时《图画时报》全程报道这届运动会,该报驻杭州代表蔡仁抱看到金耐先,邀请她投稿。金耐先开始向刊物投稿,作品常见于《摄影画报》《中华摄影杂志》等刊物,以人物、风景为主,关注女性,记录下她们的花样年华。后来金耐先去北京发展,加入摄影组织北平光社,与傅抱石、沈尹默、刘半农等是好朋友。除摄影外,金耐先在书画上也颇有成就。后定居上海,1988年,85岁的金耐先在上海再次举行个人画展,展出100幅作品。1989年,金耐先去世,享年86岁。

在一张金耐先与妹妹慧敏的合影中,可知金家另一个女儿叫金慧敏,可能也是金伯铭的姐姐。

从记者目前寻访的情况看,金家可能还有后人生活在杭州。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杨丽 翁汉俊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