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传统的东西,也许越有生命力……”从几近失传到走红网络,杭罗织造技艺的背后是一片匠心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9-03 07:20   

国潮兴起,杭罗的未来依然有生命力

起初,张春菁会在工作之余跟着岳父岳母学习技法。但是这样的学法难以做到事无巨细,加上织造技艺并无标准的技术参数,张春菁只能学到些皮毛。

几经考虑后,张春菁和妻子邵国飞辞掉了工作,担起了杭罗传承的重任。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杭罗并不能“养活”自己,厂子要靠接别的服装加工生意过活。即便如此,张春菁夫妻俩还是觉得,杭罗手艺不能丢。

2006年至2008年,“杭罗织造技艺”先后列入杭州市级、浙江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给杭罗带来了转机。“这对杭罗的传承来说,意义非常重大。”那段时间,张春菁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白天在工厂里研究丝线,晚上坐在电脑前整理资料,为杭罗申遗做准备。2009年9月,“杭罗织造技艺”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重要代表性子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1年,为开展杭罗非遗保护工作及杭罗服装贸易业务,张春菁和妻子邵国飞一同创立了杭州杭罗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2021年,邵官兴离世。“父亲走时别的都没有交代,就交代我们把杭罗传下去,突然我觉得,传承的事不能慢慢来,时间是不等人的。”父亲走后,邵国飞决定沿用“福兴杭罗”这个老字号,全面接手杭州福兴丝绸厂的杭罗织造业务,这也是目前杭州范围内唯一家采用传统工艺生产杭罗的厂家。

在车间里,记者看到了几台颇有些年头的纺织机,那是邵官兴研发的半自动机器,称不上先进,但织出来的料子很受认可,北京瑞蚨祥、苏州乾泰祥等百年绸布老字号成为“福兴杭罗”多年的老客户。

在恢复传统的手工生产之余,张春菁还在探索制定更加现代化的工艺“标准”,以提高生产效率。张春菁说:“我们要把杭罗的传习难度‘打’下来,这样才能让更多有兴趣的人关注杭罗、学习杭罗,成为杭罗的传承者。”

最近几年,国潮风吹进了古朴的杭罗厂,不少新中式服装品牌找到了“福兴杭罗”,许多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国风杭罗织物在互联网走红。张春菁夫妻俩在生产之余动起了脑筋,比如推动杭罗数字藏品、杭罗新标准问世,与高校合作尝试“工厂+实验室”模式,创新升级织料更新杭罗品类等等。

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里,有一处杭罗体验区,摆放着罗扇、罗帕、罗裙等许多杭罗“周边”。“很多人看过、试过,就爱上了杭罗。我想,越是传统的东西,也许越有生命力……”张春菁笑着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石龙华 记者 王艳颖 摄影 林观恒  编辑:陈东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