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43岁单身女士陷入“杀猪盘”被骗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5-22 07:18   

手法并不高明

警方提醒网络交友需谨慎

王女士怎么会轻信对方的谎言?民警刘彦君向记者分析了背后的套路。

“这类案件近来时有发生,不管是我们主动预警的,还是日常出警发现的恋爱诈骗类案件,被骗对象以离异单身的中年女性居多。” 刘彦君说。

“其实,骗子的手法并不高明,套路也很类似。” 刘彦君介绍,一般这类诈骗分为几个步骤。

首先是取得信任,骗子会在添加好友之后频繁聊天,对受害人关怀备至逐渐对其产生信任,最终确定恋爱关系,使信任加深。

接着是怂恿投资,待关系稳定,骗子开始怂恿受害人在自制平台“投资理财”,受害人会试着小额投入几笔,骗子通过后台操作,让其小赚几笔,误以为有利可图。

此时,受害人已经上钩了,骗子开始进行“收割”。紧接着就是骗受害人大量投入,骗子谎称已经掌握理财规律,只要加大投入,稳赚不赔。

当受害人还沉浸在对方描绘的美好“钱景”中时,殊不知面临的将是钱财无法提现,骗子销声匿迹。

警方提醒,网络交友需谨慎,增强防骗意识,保持良好的社交心态。确保交往对象信息真实可靠,在没有确定对方真实身份前,不要与对方涉及金钱上的往来。

利用心理弱点

定向诈骗中年单身女性

为何这样的套路会让骗子屡屡得逞?受骗的对象又多是中年单身女性?

“诈骗犯罪,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当被害人有心理需求时,一旦犯罪分子抓住该需求后,就趁虚而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谢需表示,当受害群体聚焦于中年单身女性,一方面,这个年龄段女性一般都有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从整个社会面来说,随着年龄增大,女性的婚恋焦虑感会比男性更盛。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可能对爱情依然抱着美好的希望,她自然而然会去接触那些她认为各方面条件比较优秀的男性。

犯罪分子抓住女性这种弱点,了解对方需求,伪装自己,将男性的体贴温柔等优点都表现出来,对女性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提供极好的情绪价值。当女性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在骗子的步步为营之下,她们很容易被骗。

“从两性婚恋的角度讲,当你跟对方产生情感共鸣后,爱情可能会不断螺旋上升,达到忘我的境界,对方要什么,你都会满足。大多数犯罪分子利用此心理特征,了解对方的心理弱点,利用补偿心理,不断试探、投其所好,加深双方感情联系。” 谢需说。

另外,这些易受骗人群的社会关系可能存在缺失,要么缺少一些很亲密的亲友,要么家人所谓的关心是比较反感的,她是比较孤独的。骗子就会乘虚而入,替代朋友或家人的作用。

谢需认为,对这类人群,家人、朋友要多一些关爱。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刘迅 通讯员 代星  编辑:汪浩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