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发现两种岁数很大的新“韭菜”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5-17 09:18   

近日,杭州水生植物专家陈煜初老师和武汉大学刘星教授团队在《Phytotaxa》期刊上发表了《基于形态学和分子证据鉴定中国东南地区的两个水韭属二倍体新种》一文,正式发表了水韭属的两个新物种,分别是生长于径山长乐林场的长乐水韭和黄湖镇赐璧村的余杭水韭。由此,余杭区新增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这两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早在2016年,陈煜初就在黄湖镇赐璧村发现了余杭水韭,当时他正在做乡村植物研究,黄湖镇赐璧村是其中一个考察点。机缘巧合之下,陈煜初和学生在水杉苗圃里,发现了9株“中华水韭”,齐齐整整地长在一个小水塘里。

长乐水韭的发现,更为偶然。2021年1月28日,陈煜初来径山镇长乐林场游玩,偶然发现在甘岭水库附近的水边,有几株长相特别的“水草”,走近一瞧,初步判定为“中华水韭”。随后,陈煜初和护林员顺着水流往上游找,又找了一片。两片水韭分别位于长乐林场西北部和东南部。

多年来,陈煜初时不时就要去“看望”这几片水韭。“水韭的分类太细了,不同种类的差别,肉眼上很难分辨。”陈煜初感慨道,“对水韭属进行鉴定一直是个难点。多年来,随着植物学家的深入研究,发现这两处水韭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可以独立为新的物种,于是根据发现地,将它们命名为长乐水韭、余杭水韭。”

据悉,水韭的孢子有大小之分,大的孢子是肉眼可辨的小球,小的孢子则如黄沙一般细小。长乐水韭的大孢子表面具瘤状和不规则皱波状纹饰,而余杭水韭的大孢子表面呈皱波状、具纤维状周孢子。正是孢子形态的微小差别,使它们与近缘种在形态学上区别开来,结合分子证据,植物学家们将它们认定为新物种。

说着“新”,水韭的岁数可大了。水韭目的演化可以追溯到距今3~4亿年的石炭纪和泥盆纪。这个古老的物种,为什么现在才被发现呢?“现在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有了适宜它生长的‘生境’,藏在土里的孢子就长出来了。”陈煜初感慨道,“生态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么多年坚持下来,森林才给了我们反馈。如何更好的保护长乐水韭、余杭水韭,我们还在探索。”

从2021年起,陈煜初老师及团队投身于对水韭的迁地保护和培育工作,目前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余杭水韭已基本实现了人工培育,已在西溪湿地引种繁育。

来源:余杭时报  作者:记者濮玉慧实习生刘竞泽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