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推荐 正确引导 专家支招避开收费陷阱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4-19 10:20   

几秒钟一个反转、几分钟就看完一集……微短剧以其独有特点在网络上快速兴起,但随之而来的内容良莠不齐、收费乱象等问题也引发关注,不少中老年用户因此“踩坑”。一些网友分享,自家父母在微短剧上的消费,看似每笔数目很小,但加在一起达到了令人瞠目的程度,几千元甚至数万元。

今年1月,中消协等机构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短视频平台微短剧诱导付费赫然在列,消费高、退费难、投诉无门成为微短剧的“付费陷阱”。

中老年人为何入“坑”?如何避免踩“坑”?记者采访多位专家,一一进行解析。

捕捉用户偏好

大数据精准推送“我喜欢”

一位银发受访者告诉记者,自己曾在平台刷到过微短剧的推荐,出于好奇多看了一会儿,被剧情吸引后点进详情页面想看后续,之后便经常刷到类似剧情的微短剧推荐。

平台为何能如此精准地了解观看者的喜好?记者采访传播大脑人工智能算法专家徐泽民。

徐泽民表示,平台的算法可以对用户进行标签化分析,根据用户上网时的行为,比如短视频页面的停留时间、是否点赞收藏等多个维度刻画出用户画像,总结用户可能喜欢什么类型的内容并为其精准推荐。

通过这一技术,改变了过去“人找信息”的模式,逐步实现“信息找人”。不过,对于算法,也有着不同观点。有人认为,算法能读懂用户喜好,提供了许多方便。也有人认为,它在“算计”用户,带来“信息偏食”、网络沉迷等问题。

徐泽民认为,对于银发族而言,日常闲暇时间相对较多,用于观看微短剧的时间较为充足。同时,相较于年轻人多样化的手机软件、获取信息的渠道,银发族使用的软件和获取信息的方式相对单一,偏好相对固定,更易于分析。因此,被平台大数据算法精准“捕捉”的概率较大。

如果觉得这种精准推送给自己带来困扰,是否可以通过一些方式避开呢?

徐泽民介绍,通常在各大短视频软件中都有一个开关,可以关闭或减少相关内容的推荐,如果用户在使用软件过程中不断被推荐单一重复的内容并深受其扰,可手动将其关闭。

以抖音平台为例,用户可以在推荐视频中选择“不感兴趣”来减少类似内容的推荐频率,也可通过“设置”-“个人信息管理”-关闭“个性化内容推荐”。记者在找寻各个平台关闭开关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平台将该功能设置得较为隐蔽,对年轻人来说都存在一些障碍,更何况是入网不深的银发族了。

走红更要走心营造优质文化消费环境

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在超过10亿的网络视频用户中,经常观看微短剧用户占比达39.9%,31.9%的用户曾为微短剧内容付费。

老年人恋上微短剧,并为此“激情充值”,是优是患?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卢余群认为,微短剧在老年群体中掀起热潮,让社会大众看到老年生活专属于数字化时代积极的一面,展现出“新老人”群体褪去刻板化的全新面貌。但另一方面,微短剧沉迷现象背后是老年人急需被正视的情感需求。

年轻人将微短剧作为打发时间的“电子榨菜”,老年人也会视其为精神上的“电子补品”。卢余群曾与父母深入探讨此话题,发现最容易让老年观众“上头”的,是家庭、友情、年代戏等注重情感共鸣和生活真实感的题材,融合绝症、出轨、争吵的剧情反转,配上“合家欢”式的大结局,直戳他们的心理痛点。

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风险也逐渐浮现。市面上的微短剧成千上万,小程序也层出不穷,一集一集“解锁”看似便宜,却仿佛无底洞。此外,平台不合理的诱导消费、未明确告知的自动续费、跳转充值等操作,让触网不深的老年人频频成为大数据的“收割”对象。

对此,卢余群呼吁,为老年群体营造优质的文化消费环境迫在眉睫,需要代际沟通和社会协作,共同帮助老年人健康用网。

“从子女角度而言,在日常交流中给予父母正确的观剧方式引导很重要。”卢余群表示,为长辈推荐主流平台,事先帮他们开通付费,教会其更好地使用数字产品,培养他们的辨别能力,对避免老年人落入微短剧的消费陷阱能够起到很大的防范作用。

老年人的事需要全社会参与。目前,社会上对各类诈骗行为的宣传教育并不少,但微短剧作为新兴市场,针对此类收费乱象的宣传却不多。

因此,对老年人网络素养的教育更要辐射至公共场所,下沉至街道社区,宣传到家庭,帮助老年人增强对这些消费产品的了解和认知,以及获取的正规渠道与方式,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

在监管层面,要做到政府与平台双管齐下。“实时关注信息技术产品的‘适老化’更新。”卢余群建议,针对自动续费等消费方式,平台应当在观众接受服务前和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通过技术手段强化对老年群体的保护。

同时,引导国资企业、出版集团、广电媒体等“正规军”入场,加速微短剧精品化发展,打造更多契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高品质文化产品。对于价值导向存在偏差、作品质量低俗粗糙的视频,及时要求下架整改。

卢余群表示,互联网应该对老年人精神需求起补充和丰富作用,微短剧在走红的同时更要走心。

来源:浙江老年报  作者:见习记者赵培希通讯员林雨尘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