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伏阿姨向大家诚心推荐 开了30多年的“小玲裁缝铺”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4-09 08:20   

一分钟修好拉链没收钱 改个裤脚只收8元……

橙友“JD9E3MDL”在橙柿互动-吐槽求助论坛发帖:我家附近有家缝纫铺,可以缝补修改衣服,开了三十多年了,今天我一件风衣的拉链卡住不能穿了,她1分钟解决问题没有收钱。橙柿互动有“城市小修小补地图”,我也想推荐这家。

橙友伏阿姨,住在双菱路一带三十多年,“我们衣服有什么小修小补,就会去找这家裁缝铺子,门面不大,但真的解决了不少问题!”

20多分钟为大伯改好西装 收了12元

橙柿直通车记者来到金兰池社区找到这家“小玲裁缝铺”,具体位置在上城区双菱路145号金兰池社区保安亭后面,也是社区便民服务点。

刘海玲,来自江西鄱阳。店里生意不错,一位女士刚走,又来一位大伯要改西装,把两肩改短一点。

“把肩膀改到这个位置,你看看合不合适?”刘海玲拿尺子在大伯身上比画,大伯笑着说,“好的好的,你看着改。”

改到一半,又进来一对小夫妻要改衣服,说是听别人介绍这里,第一次来。

“姐,我这个衣服不急的,先放你这吧。”

“好的好的,没问题的,你加我个微信,我弄好了和你说……”

海玲收费比市面便宜,“我这里改个裤脚,就收8元钱。伏阿姨那个拉链,我能弄就弄了,也就不收钱了”。

20多分钟后,大伯回来拿衣服,对镜子比了比,西装板正。“蛮好的,多少钱?”“12元。”

海玲说,裁缝铺能开这么多年,一方面价格实惠,另一方面也靠大家认可。

“你看这些小姑娘这么年轻,都是长辈推荐过来的,客人都是老带新多一点。”海玲说,以前有个客人让她帮忙做一件羊毛衫的暗扣,做完客人很满意,付了不少钱,“当时我很惊讶,因为我们收费都比较低,结果他告诉我,这件羊毛衫三万多元。”

母亲从一台缝纫机起步

海玲说,铺子最早是母亲开起来的,具体哪一年已经记不清,只记得小时候和母亲一起在裁缝铺的时光,加起来最少也有35年。

“当时日子苦,钱也难赚,我们都希望出去,多赚钱好过日子。”海玲说,母亲在老家跟一位阿姨学会做裁缝,就来杭州打工,在工厂干了一段时间后,在双菱路开了这个裁缝铺,说是裁缝铺,实际上只有一台缝纫机,露天搭个棚子。那年海玲母亲33岁,海玲刚上小学。

“母亲告诉我,她来这里做裁缝的时候,周边还是池塘和菜园,房子都没建起来,缝纫机没地方放,就放在附近车库,每天出摊拖出来。”

虽是80后,海玲和缝纫机打交道已经20多年,在金兰池社区做裁缝也有17年。

“有一阵子,嫂子生二胎,我妈妈就想回去帮忙。”海玲一哥一妹,哥嫂都在老家。“让我妈放下这个裁缝铺,她不肯的,我接手做她也放心。”

接手裁缝铺不久,海玲的儿子出生,要上小学时,她把儿子接到杭州读书,今年6月儿子就要中考了。

一针一线养活一家人

“有个亲戚最早出来做裁缝,后来老家不少亲戚跟她学,学会了就来江浙沪打工。”海玲说她一个阿姨,现在在大学路社区便民服务点做裁缝,还有个姐姐在闸弄口街道便民服务点。

“真的要感谢政府,感谢社区。”海玲笑着说,她的裁缝铺后来从露天摊位,搬进了社区提供的房子,虽然面积只有5平方米,也避免了日晒雨淋。

“我阿姨那边也不错,原来就是路边搭的遮阳伞,后面改成雨棚,现在大学路社区好像在做新雨棚了,锁匠、鞋匠、修表匠、修伞师傅,都集中在一起。”

海玲说,裁缝铺收入不太稳定,一个月下来3000元左右。工厂工资高一些,但流水线动不动12小时有点吃不消,“我也不想离儿子太远,现在每天还能给他做做饭,管管学习”。

为贴补家用,海玲还找了份送报纸的活儿,每天凌晨4点多起床出门,送到8点多,回裁缝铺开门营业。

海玲希望儿子好好读书,踏踏实实学门技术,以后脚踏实地走向社会。“现在虽然辛苦,等到孩子工作了,我就能轻松点了。”

海玲说母亲已经不做裁缝了,但在鄱阳老家还是闲不下来,弄了块地每天种菜,日子过得也很忙碌充实。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陈彬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