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 江苏南通规定禁止销售纸钱 网友吵翻了:这能算封建迷信吗?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3-28 10:52   

近日,有消息称,江苏南通出台相关规定,禁止销售、制造销售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

据“南通发布”微信公众号,今年3月25日起,南通全市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制造、销售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

禁止制造、销售 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通告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殡葬改革,摒弃丧葬陋俗,倡导文明祭祀,净化城市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殡葬管理条例》《江苏省殡葬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现通告如下:全市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制造、销售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违反本通告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民政部门会同同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予以没收,可以并处制造、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本通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南通市民政局

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3月25日

昨天,橙柿互动记者联系上南通开发区一家超市老板,他说在网上看到这条消息后,就马上把店里的冥币纸钱等商品下架了。

“没有办法呀,现在政府出台规定不让卖,那我们肯定先执行起来。”不过,这位老板表示,规定出台后,暂时还没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来检查。

南通市新开街道的一位商家也告诉记者,现在已经全部不让卖了,“别人家怎么样我不太清楚,但是我们店里已经没有了”。

另外一家售卖祭祀用鲜花的商家说,规定出台以后,自家的生意变得稍微好一点了,“来我们这买鲜花的人也变多了”。

南通市公墓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60%的祭祀工作。虽然这几天出台了相关的禁止制造销售的规定,但实际上南通市公墓管理所早就开始提倡鲜花祭扫了。

“差不多是三年前开始,我们会对上门烧纸钱的市民进行劝导,引导他们用鲜花祭祀。”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市民态度比较强硬,他们也不会强硬禁止,主要在于文明劝导。

“我们也是建议公墓周边的商家,转型开始售卖祭祀用的鲜花,目前来说,多数商家已经在售卖鲜花了。我们公墓管理处本身也是没有相应祭祀用品售卖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来祭祀的多数市民,都选择了鲜花祭祀,烧纸钱、纸扎实物的比较少了。

另据媒体报道,昨日,南通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已经看到网上的反馈,“是否合理或者更改还要视情况而定”。

昨天,这则通告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讨论,相关话题词登上热搜。

大多数网友表示不理解,认为烧冥纸应该被视为一种民俗,而不应该被归为封建迷信。

做梦都想吸虎鲸但是怕水:非要说这是封建迷信,那么清明祭扫献花、守岁等民俗都可以算封建迷信了。

雪国白白:祭祖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应该发扬光大,应该传承,应该被保护。

Sun新More:可以建议鼓励,不该一刀切。

夏花或冬雪:烧纸很大程度上是在抚慰生者的心罢了,完全禁止未免不近人情。

默默萌系:什么封建迷信,不过是想通过这张纸想念自己逝去的亲人……

两个人在路上20120831:是民俗,和封建迷信是有本质区别的。

毛小手:一觉醒来不能烧纸钱了?

A.型:是啊,有些传统还是不能丢,毕竟是很直接的一种寄托。

楚弈星:对逝者的追思,对生活寄托更美好的期待,什么时候变成封建迷信了?烧这么点纸钱风险很小,不能因噎废食啊!

也有部分网友认为烧纸钱确实有安全隐患,需要加强管理。

我来过:确实不是封建迷信,但请到指定地点焚烧,不在自己家小区烧,跑到旁边小区烧纸是怎么回事?

喂能不能正常点啊:我们这里有统一的焚烧点,减少火灾隐患。

端木明竹:现在我去公墓都是集中地方烧纸,很规范。

最后的心证:最好只在公墓烧,像居住的小区经常白事烧就很烦,而且还是在市区。

我亲爱的暖暖吖:不在南通的朋友你们知道南通是怎么烧的吗?小区楼道口直接烧的,如果是办完丧事烧得更可怕……满天飞灰,像是鹅毛大雪一样。

歼七:上山烧纸钱引发火灾事故例子不要太多啊。

梦之船:最讨厌烧纸钱,那个味道闻了简直要窒息,对身体也肯定有伤害,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一刀切很多人不能接受,那就竭力劝阻吧!相信80后90后00后会越来越少的。

XO:搞电子冥币吧,扫码寄钱……

画框制作.小吴:以后会不会搞个二维码贴在坟头,直接微信支付宝扫码冥币支付。

央广网针对此事发表评论:

在清明节扫墓祭祖,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思缅怀祖先的方式。在人们日常观念里,焚烧冥纸只是祭扫中的一个环节,跟献上鲜花之类表达感念的行为是一样的,谈不上是封建迷信。

有关部门可以倡导人们通过鲜花祭扫、植树缅怀等绿色环保的方式祭奠先人,但不该以“封建迷信”为由简单粗暴禁止人们焚烧冥纸,甚至处罚制造、销售冥纸的商户。

这样的管理是机械式、不切实际、缺乏人情味的,应该慎重对待。城市管理是系统工程,要讲法规,也要看传统习俗、人情常理,不能为方便管理而顾此失彼,更不可“一刀切”。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陈彬 成嘉怡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