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观马灯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2-16 09:10   

今年春节,照常回老家丽水松阳,却是我20多年来第一次夜观山边马灯的表演。

作为丽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边马灯,是流行于松阳石仓山边村的一种民间传统灯舞。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有350多年的历史。

大年初三,我来到了位于大东坝镇的石仓。这一带的古民居群,是客家人和后代的居住地。

穿过一条巷弄,我见到了今年46岁的阙祖林,他是今年山边马灯表演的负责人之一。根据阙祖林的讲述,石仓的居民多为明清时期从福建上杭迁来,直到今天,仍然遵循着闽汀的许多习俗。

明朝末年,石仓山边附近还是大片的溪滩,长满了芦花丛,村后的岭上有成片的竹海。当时,居住在山脚的祖先以做竹篾为生,可每当太阳下山的时候,老虎经常出现,不仅会毁坏庄稼,还会伤及村民。

后来,村民们用竹条编织出各种像马一样的动物来吓唬老虎。到了康熙丙寅年间,马灯也渐渐在村里流行了起来。

在很多观众眼里,这是个既新奇又好玩的把戏。为了和马灯的大小与高度匹配,表演者只能是10-13岁的男孩子。傍晚5点,村民们正在一间土屋里给山边马灯的小演员们化妆打扮。这8个小演员都是村里的小孩,大多由家长带着。

最早的马灯是用竹篾和棉纸做成的,帽子用的是藤条。孩子们穿着的服装,是用粗布裁剪好后,请油漆工在上面画好花纹。后来,村民们专门定制了全新的戏曲演出服。除了手工绘制的花纹,还加上了好看的刺绣和盔甲。

道具纸马有许多年的历史了,各种颜色都有,每年都会缝补。马尾扣在孩子们的身后,他们的手上则提着马头。马尾和马头里面都点着红色的蜡烛,发出明亮的光。这样一番装扮后,孩子们好似骑在了真正的马上。

马灯演出的剧目有很多,《三国》《杨家将》《八仙过海》等等。阙祖林说,这一次的马灯表演,前前后后只排练了两三次。唱戏的老师是从遂昌请来的,选段是《杨家将》。大年初二到初五的晚上,都需要敲锣打鼓,进到家家户户表演戏段。而在大年初六当天,是在“村晚”上进行表演。

这一次,阙祖林的孩子阙子桐穿着红色的衣服,扮演穆桂英。“他的马是唯一的红马,也叫头马。头马站在第一个带队,简单来说就是穆桂英挂帅。”

时间来到晚上6点,孩子们的衣服换好,却发生了点小意外:这个说帽子紧,勒得头痛;那个说脸上涂上油彩太丑,道具胡子戴着不舒服;小孩子的哭声会传染,第一个开始流泪,后面的也跟着擤鼻涕。

不过,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当村民们举着“国泰民安”和“马到成功”的纸灯,敲打着铜锣、梆子出场,他们便在“穆桂英”的带领下,往村里的家家户户走去。大人们的步子大,孩童们的步子小,“小马灯”慢跑的姿态也十分有趣。路经祠堂和寺庙,孩童们自然都要去拜一拜。

到了一户人家门口,主人们开始燃放爆竹,欢迎山边马灯。村民将纸灯靠在了主人家的门框上,让8个孩子排队进去。音乐响起,村民们也继续敲锣打鼓和拉二胡。唱戏的老师坐在椅子上,将经典的故事字句道来。孩童们以“八匹马”为阵,变化出双下门、四角阵等阵式,摆出敌我搏斗的阵势。

主人家会准备好红包和零食放到桌上,希望来年过上美好的生活。约莫5分钟,这一家的马灯表演结束,村民会把红包收进一个篮子中,零食则是放到了一辆车上,最后给孩子们分发。

马灯队伍走的路,窄道偏多,不乏许多石子路、泥巴路。这一天,山边马灯表演总共进行了两个多小时,走过了几十家村户。结束后,便到了“喝马粥”的环节。村民们备好了一道道餐食,让辛劳一晚上的孩子们慢慢享用。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汤晨琛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