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新村的吴师傅 记者 韩晨柯 摄
12月5日,橙柿互动联合腾讯上线“城市小修小补地图”,帮助大家快速找到身边的“宝藏小铺”。登录橙柿互动App,在首页点击“城市小修小补地图”,即可查看。
在我们发起的“烟火故事”征集里,很多人都提到了一位“吴师傅”。
吴师傅,何许人也?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在找她?
吴师傅,终于找到你了
胭脂新村小北门26号平房,不好找。
“天水小学东面的巷子一直往里走,到第二个路口右转,看见牌子再一直走进来,绕来绕去,到底就是了。”
顺着吴师傅描述的路线,七拐八拐,我终于找到了她。
吴师傅,本名吴纯干,江苏盐城人,上周末刚过完54岁生日,是老底子武林广场、玄坛弄、胭脂新村这一带顶顶厉害的裁缝。
她的裁缝铺,是一间不到5平米的小平房,摆放着两台缝纫机,还有塞满的布料、挂满的成衣。
铺子里,一条黑色的抹胸小礼服裙引起了我的注意。吴师傅说,这是刚改好的,客户是下沙的一个女孩,女孩妈妈是她的老客户。
刚聊几句话,一个电话进来,那头的女孩问:“你是吴师傅吗?可以来改衣服吗?我是看了都市快报找到你的。”
“可以可以,就是地址有点难找……”
我问吴师傅:“很多人都在找你,你知道吗?”
“我也在找他们。”吴师傅一声叹息,当时换地址的时候,没有留下联系方式,一夜之间,和大部分客户都断了联系。“很多人当年要我改的衣服还没领走,我都保留着。”
小北门26号平房,藏在胭脂新村的一个角落里。尽管没走远,但她还是和很大一部分回头客断了联系。
30多年,她在胭脂新村这个圈子,服务了一代又一代人,看着在巷子里蹦蹦跳跳的小朋友长大、成家立业。而她自己,靠着一台缝纫机和一双巧手,在杭州买房、扎根,还结交了一群天南地北的老朋友,按她的话说,裁缝铺装点了她的生活。
没有吴师傅不会的
做衣服、补衣服、改衣服……老客都说,没有吴师傅不会的。
她做了近40年的裁缝,乐在其中。“我是因为喜欢而选择当一名裁缝的,不是裁缝这项技能决定了我的职业。”
她和杭州的故事,要从1986年说起。那一年,她跟着丈夫到杭州,在秋涛路上的精品时装厂上班,一个月能拿450元工资。不过,别人都拿得比她多,“厂里天天加班,但我拒绝,我要享受生活。”
吴师傅又到杭州解百干了两年,还是觉得不够自由,干脆自己开起了裁缝铺。她的铺子开在中山北路玄坛弄,除了做周围街坊的生意,福华丝织厂的师傅也会带她做时装。她的手脚麻利,在布料上直接下剪刀,一天能做七八条裤子。
日子慢慢地过,老客带新客,她的名气渐渐传了开去,外地的客户慕名而来,“我以前做的都是高档时装,有国外的客户找上门来,我做好了,给他们寄过去,他们都很满意。”
后来,因为房东要收回房子,吴师傅不得不搬家。她在玄坛弄周围找了一圈,一度在胭脂新村的同丰弄里安定了下来。她不敢搬到太远的地方去,“不然10多年的老客都找不到我了。”
这条巷子里藏龙卧虎,聚集了裁缝铺、修锁铺、修鞋铺等手艺人,那时候是杭州市中心小修小补一条街。
大家需要的时候,我们在,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吴师傅的很多客人都上了年纪,看到很多老人颤颤巍巍地找上门来,她有点难受。
有一次,一位住在玄坛弄的80多岁老人,冒着大雨前来,辗转打听,终于找到了现在的地址。她的子女都不在身边,羽绒服不合身,只能自己出门改。
老人说,前面已经被家楼下的裁缝改坏了两件,这是家里最后一件羽绒服了,只能过来找吴师傅。
“一般有我电话的老人有需求,我都会上门去取,再送回去。我也很乐意为这些老人服务,还会给优惠。但还是有很多路远或者断了联系的老人找不到我或者合适的裁缝,遇到扣子掉了、拉链坏掉了这些情况,只能干着急。”
吴师傅给橙柿互动的“城市小修小补地图”点了个大大的赞。
她在想,是不是社区能给他们这些手艺人一个固定的点位,每周固定一个时间段,到社区做一些便民服务。又或者,能否收集周边手艺人的联系方式,发给居民,让大家有需求的时候可以找到他们?
“哪怕不赚钱,这件事也要做,大家需要的时候,我们在,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