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返东北十几次,成功降低饲料成本
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胡志鹏从一位东北亲戚口中得知,东北的玉米价廉质优。猪饲料配方中,玉米占比65%-70%,其价格变化直接影响着饲料成本。
胡志鹏随即启程前往东北采购玉米。一开始,他在亲戚的介绍下,对接了一位玉米经销商,但对方达不到胡志鹏需要的采购量。之后,他独自辗转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多地,先后对接了十几位经销商,前往各个粮库查看玉米质量,最终在吉林九台找到了理想货源。
“那位大叔为人爽快,能供应国标一等的优质玉米。”为了确保玉米质量,胡志鹏前后往返吉林十几次,经过充分的考察与沟通后,下单了一节火车厢的玉米试水,大概60吨,价值10万元。
从吉林到浙江,玉米的运输时间大概需要4到7天,等待期间,父亲胡伟文有些坐不住了。“不要到时候东北的玉米没运到,反倒把本地的饲料经销商给得罪了。”胡伟文对儿子说。胡志鹏理解父亲的担心,养猪户与饲料经销商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利益链关系,重新寻找更便宜的饲料经销商无异于把有着多年交情的合作伙伴给得罪了。
一周之后,好消息传来。60吨玉米安全抵达,且玉米品质跟胡志鹏在东北实地查看的品质一样。“一直到现在,我们养猪场的玉米货源依然是那位东北大叔提供的,整个运输流程和品质把控趋于稳定,玉米质量比本地经销商提供的更加优质,而且为养猪场节省了8%左右的成本。”胡志鹏说。也是从这件事情开始,父亲胡伟文对儿子刮目相看。
从高潮到低谷,“养猪倌” 转型“剧小二”
疫情期间,受“非洲猪瘟”疫情和生猪产能周期性调整因素的叠加影响,猪肉价格上涨。看到机遇的胡志鹏和父亲谋划扩大养猪场的养殖规模,同时严格落实“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对养猪场实行封闭式管理。此后,生猪年出栏从之前的3000多头增长到6000多头,销售额从500多万元增长至1000万元,养殖场得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非洲猪瘟的第一年,生猪价格达到30多元一斤,但是行情从前年开始急转直下,现在的生猪价格只有8元一斤。”胡志鹏说,虽然把握住了“非洲猪瘟”的红利期,但摆在眼前的是猪价持续下跌,公司盈利情况不容乐观。
为了扭转局面,胡志鹏利用自身市场营销专业优势,经过多方考察,在余杭仁和的一个拆迁小区门口开设了猪肉产品销售精品店。2021年10月10日,胡志鹏的猪肉铺正式开张,他在店外张贴了宣传海报——“全程自繁自养,自产自销”,定价比市场价便宜2元左右,一时间吸引了众多顾客购买。“刚开业那段时间,每天早上顾客要在门口排队购买,早上6点开张,9点就卖掉3头猪。”胡志鹏说。
猪肉铺开张后,胡志鹏几乎事事亲力亲为,每天从凌晨3点一直工作到傍晚5点。“现在猪肉铺的销售非常稳定,年销售额在180万到200万之间。这段时间在良渚等地考察,计划再开一家连锁店。”胡志鹏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