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地铁上被隔空投送不雅照 杭州警方通报:正在进一步调查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5-11 08:04   

有网红博主拒收12次仍被隔空投送 平时可把手机上这个功能关掉

杭州市公安局地铁分局5月10日发布警情通报:

近日,一则“杭州女生地铁上隔空收到不雅照”信息在网上流传,引发网民关注。经公安机关核查,今年4月份,杭州一女性市民在乘坐地铁时,曾通过某品牌电子产品“隔空投送”功能收到过男性裸露上身的照片,后自行删除。该市民当时未向公安机关报警,后向媒体反映了相关情况。目前,公安机关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dfda2c05314ac4bc9298c38a315a8a33_rB4AiWRcBdWAAytbAAHFttxO70E471.jpg

网红博主拒收12次仍被投送

事件引起热议,有网友认为“严查严惩”,“第一时间报警”。也有网友觉得有点小题大做,认为“男性裸露上身,见怪不怪”。

99fa5d7904e1f45301d8cdcb59f2dd76_rB4AiWRcBdSAUQ2FAAGiK7ZH7bw856.jpg

还有网友有过相似经历,“经常有隔空投送乱七八糟的”,“我现在都是拒绝接收的,之前有次收到恐怖照片,吓死我了”。

小红书上一位博主“桐崽张张”说她在坐地铁时,收到陌生的隔空投送通知,拒收了,没想到对方还发来,她又拒收,一直拒收了12次,同伴说你看看他到底要发啥,她才打开,一看,是不雅照片,她赶紧把这个功能给关了。这位博主还教大家把手机相册、定位等设置关闭,防止隐私泄露。

f0b91795e8cc8900a30d462d3a53a87d_rB4AiWRcBdWAchpGAAECypYuvWI773.jpg

杭州男子

隔空投送不雅照被拘15天

2021年1月8日下午,小陈在杭州地铁1号线西湖文化广场站乘地铁时,其苹果手机就接到了一张用“隔空投送”功能发来的不雅图片,图片上还附有一些挑逗性的文字和一张二维码名片。小陈马上报了警。

打铁关站派出所通过大量监控分析研判及外围取证,最终确定嫌疑人肖某。

2021年1月14日,民警将肖某传唤到案,在大量的证据面前,肖某对其传播淫秽信息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肖某说,他以为通过苹果手机的隔空传送功能传送淫秽图片的行为,是无法被公安机关发现的,因此抱有侥幸心理。

最后,肖某因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八条,构成了传播淫秽信息的违法行为,被行政拘留十五日。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八条规定: 制作、运输、复制、出售、出租淫秽的书刊、图片、影片、音像制品等淫秽物品或者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电话以及其他通讯工具传播淫秽信息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还有人利用隔空投送功能发小广告。

去年5月19日,重庆19楼论坛,“仙人掌仙人球2019”发帖说,自己在地铁上第一次收到隔空投送,顺手点了个“接受”。“万万没想到,隔空投送接收照片后会自动打开,随即出现了一张私密照片,恶心惨了。”

对方还不罢休,“接着又来了第二个请求、第三个请求”,吓得她马上锁屏,“我下意识看向四周,没发现可疑人。但我不敢开手机了,直到换乘后,马上打开手机删除,再永久清空。简直震碎了我的三观……”

平时可关闭隔空投送功能

有网友说,隔空投送不是可以拒收吗?

从目前情况看,很多人是不小心接收的,当时在手机上看东西,接到隔空投送通知,不小心点到,从而“被接受”。

不良商家、不法分子还利用这一“漏洞”,发小广告,甚至付款二维码。

一位网友说,自己在玩游戏时,点快了,点到了,打开是二维码,是个小广告,有的还是付款二维码。

有网友分析说:蓝牙、定位、投送功能都开着,就很容易中招。

隔空投送功能,也叫airdrop,现在很多智能品牌手机(比如华为、苹果等)都有。隔空投送,用于在多台设备之间共享文件,视频、图片等都可以快速传输,还省流量。

一般情况下,大家可能默认了一种设置——就是接收来源设置成“所有人”,而这也是那些不怀好意的人钻的漏洞。

怎么防止收到乱七八糟的隔

空投送信息?

苹果手机:

平时检查关闭AirDrop的“允许接收所有人”功能,可采用以下方式:从控制中心关闭AirDrop:长按左图的方框区域→选择“隔空投送”→接收关闭。从设置中关闭AirDrop:设置→通用→隔空投送→接收关闭。

华为手机:

打开华为手机桌面,点击“设置”图标。在设置界面选择“通用”选项。在通用界面打开“隔空投送”。将“接受关闭”一项勾选上,这样手机就关闭了隔空投送功能。

大家平时可以关闭隔空投送功能,等有用时再打开也完全来得及。

警方提醒

面对陌生人发来的各类图片、视频、信息切莫随意打开,警惕接收到诈骗、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以免遭受不法侵害。如果遇到类似事情务必保留好证据,及时与警方联系。

警方还劝告有类似想法或有类似行为的人,莫有侥幸心理,一旦为之会受处罚。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杨丽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