唬住初入职场的“菜鸟”,骗子只需要4步 看清套路,别再上当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7-05 07:38   

杭州日报讯 高校毕业季,意味着又有不少年轻人走出校园,转型为职场新人。然而,正是这部分刚刚踏入社会的“菜鸟”,往往成为诈骗分子下手的首选目标。

上个月,西湖公安古荡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民警紧赶慢赶,遗憾的是,找到当事人时,那名姑娘已经向诈骗分子转账。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姑娘是某互联网公司的员工,而诈骗分子虚构的身份,竟是该公司的客服。后经了解,该公司大批员工都接到过类似的诈骗电话,大部分人没有相信,但个别防范意识不强的员工还是落入了圈套。经此事件后,古荡派出所专门针对此类诈骗进行了系列防范宣传,并对诈骗分子的惯用手法进行了解读,在辖区企业广而告之。

6月29日,古荡派出所接到同类反诈预警。这一次,民警迅速找到了当事人小简。小简告诉民警,他刚刚接到自称是某金融客服的电话。对方表示,小简在学生时期注册过某金融账号,根据“学生不能进行贷款”的规定,要将原账号升级为“成人账号”,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随后,对方要求小简将某金融平台的32.3万元贷款提现至银行卡,并转入指定账户。

就在此时,民警及时赶到,中断了小简与对方的视频会议,并立即检查了小简的银行卡余额,发现资金总额没少。根据民警的提示,小简当即转移了资金并临时冻结了银行卡。考虑到视频会议过程中,金融平台的验证码存在泄露风险,民警又指导小简通过平台客服关闭了所有借贷功能。至此,民警成功拦截贷款提现金额32.3万元,以及小简原有余额20.81万元,合计53.11万元。

钱保住了,心有余悸的小简很疑惑,诈骗分子是怎么做到“演技”如此逼真的?民警随即解释了通过“注销校园贷”行骗的4个步骤。

首先,诈骗分子会提前掌握目标的个人信息,然后冒充各类客服,并精准说出目标的银行卡号、身份信息等,以此骗取信任。随后,诈骗分子会指出目标的金融账号为学生时期注册,默认开通了“学生贷”功能。事实上,在求学期间注册金融账号是常事,因此,这一话术几乎“百发百中”。在获得初步信任后,诈骗分子会要求进行视频会议,并要求目标打开屏幕共享功能。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最关键的步骤,诈骗分子可通过屏幕共享获取目标的各种验证码。

第二步,诈骗分子会表示目标账户有异常,如不配合操作,将影响个人征信,随后就开始引导目标查看个人账号。当目标发现自己的账号有异常后,很容易就对诈骗分子的说法深信不疑,并根据对方引导进行后续操作。其实,一旦验证码泄露,诈骗分子就可以通过验证码登录目标的账号,将账号昵称修改为“账号异常”,以此瞒天过海。

接下来,诈骗分子会发送客服证件、身份证、征信中心截图等伪造的证明材料,完全取得信任后,就会要求目标通过本人名下已有的借贷平台刷几笔流水来注销校园贷。

最后,完成贷款后,诈骗分子会要求目标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甚至要求继续贷款,或将存款一同转出。如遇目标起疑,诈骗分子会提示目标的微信号已被冻结,必须尽快还款。此时,目标会发现自己的微信确实被冻结了,心慌之余往往会按诈骗分子要求继续操作。其实,当姓名、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等信息泄露后,诈骗分子完全可以通过微信登录页面申请将目标账号冻结,以此造成心理压迫,达到行骗目的。

对于这些套路,民警做出如下提醒:当前诈骗分子往往实施的是精准行骗,因此,市民首先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诈骗电话多显示为境外来电或异地陌生手机来电,市民应注意区分;个人征信除本人可申请调取外,任何和人或机构都无法调取;诈骗手段不断升级,市民应保持反诈知识的常态学习。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李维和 通讯员 沈俊  编辑:陈东
返回
高校毕业季,意味着又有不少年轻人走出校园,转型为职场新人。然而,正是这部分刚刚踏入社会的“菜鸟”,往往成为诈骗分子下手的首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