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是快乐,抬头却是孤独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5-21 09:45   

编者按

百善孝为先,老人的健康、快乐、幸福是每个儿女的心愿。可人一上了岁数,好像情绪就开始变得反复无常,让人捉摸不透,仿佛越老越难“伺候”,常常让人无所适从。其实,老人的每种情绪、行为背后都有原因。

为此,《乐活老年周刊》推出“双双说心事”栏目,一起关注、探讨老年朋友的心里话题。在这里,让年轻人能够读懂老年人,也让老年人更加了解自己。

对本期话题,你有什么看法,可以关注“乐活老年”微信公众号,给我们留言,参与讨论;如果你有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留言告诉我们,与“双双”一起为长辈们的幸福生活助力!


指导专家 陈斌华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大科主任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

“睡前最后看一眼手机,起床第一件事摸手机” ;“不玩手机比少吃顿饭还难受”;“看完这集就睡觉”;“黑灯后躲被窝里刷视频、看小说”……这些曾贴在“网瘾少年”身上的标签,如今已成为很多“银发族”的真实写照,“银发低头族”比例在不断上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经充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网络信息化给老年人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全新世界,其中也暗藏着风险。

陈斌华认为,在心理学领域,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看,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了满足之后,渐渐地会发展为对爱与归属、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追求。对于老年人而言,互联网和社交网络重构了其闲暇的社会生活,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利或许是大于弊的。

“低头”的他们

其实是想和子女走得更近

杭州市民小林对于父母喜欢玩手机的事情很苦恼。“他们每天看手机的时间比我还久,已经‘上瘾’了。”他的母亲从一起跳广场舞的姐妹处听闻,玩手机刷视频就能赚钱,立马就下载了APP,从此做饭、洗衣、打扫卫生、散步……随时随地都在“耍手机”。据说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划走,就会有几分钱到几毛钱不等的收入,攒到一定数量就可以提现。小林觉得母亲的行为还能理解,消耗时间的同时赚点小钱,有一些心理安慰,但是父亲的行为就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了。

小林的父亲热衷于在手机上“买买买”。跟着短视频平台的直播带货,不停地买白酒。起初,他也不以为意,毕竟酒是真的,父亲买来给自己喝,可是事实上父亲却是给他买的。

小林是做销售的,平时应酬不少,逢年过节也会送酒水给客户。小林父亲发现后,就暗地里去买了一些酒,“强行塞到我的车上,让我送人用。”小林说,这些酒送人不合适,自己都给了同事和亲戚。得知酒用完了,他又买了一批,这回小林气得不行,强行退货,这件事情还导致父子吵了好几架。

事后,小林了解到,父亲这样做其实是想在事业上帮助到小林,同时作为男人,他也希望自己在如今力不从心的社会工作中有参与感。“或许母亲也是想减轻我的压力,说来说去,还是我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

群体中的孤独者

在虚拟世界里寻求缓解

在生活中,像小林父母一样的老人不在少数。

许女士发现婆婆很喜欢在短视频里看“婆媳关系”的洗脑文案,还经常会因短视频里的婆媳、夫妻之间的动人故事而流泪。“遇到奇葩的,还会来和我分享一番,认真表示‘自己绝不是这样的婆婆’,”让许女士哭笑不得。

“更离谱的是,婆婆可能是为了迎合时下的饮食潮流,给我们换口味,饭菜都是跟着某APP学习,好好的一锅肉焖成黑色的,或者甜的齁人,失败无数次,我们也不好说什么。”

在陈斌华主任看来,沉迷手机网络的原因需从多角度分析。首先是外在环境因素,网络具有匿名性、便利性及非现实性。网络可以不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可以扮演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可以很快地获得各种信息和娱乐,可以通过网络暂时逃离现实,不用面对现实的孤独和压力。

其次,当人们年岁渐长,逐渐退出职场,社会功能发生改变,很多社交的机会都受到阻断,老年人可能陷入与社会脱节的焦虑和担忧,很难再从工作、家庭中获得成就感,长时间被低价值感的所笼罩。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也为了保持与子女、亲朋的联系,有更多共同话题,重新体验社会化,他们会选择使用互联网的行为消化情绪。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冯双 通讯员 李彬  编辑:郑海云
返回
“低头银发族”的虚拟世界里有多少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