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老母亲每周都要去做血透,住在隔壁小区的儿子却隔离出不去,怎么办?60岁的老张特地来这家医院道谢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5-16 16:21   

都市快报讯 “真的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这段时间我真的不晓得怎么办好了。”上周,60岁的老张来到浙医健杭州医院,特地向血透室的蒋巍丹护士长表示感谢。

老张是医院的“老熟人”了,这半年多来,他每周都会陪着患尿毒症的85岁老母亲来做血透。

蒋护士长说,看得出老张很孝顺,老人其实就住在医院隔壁的小区,从侧门穿过来走几十米就到了,但不管天晴还是下雨,老张每一次都会亲自接送,母亲做血透的时候,他就在门口等着。

前段时间拱墅疫情,浙医健杭州医院也被划进了管控区,所在区域实施了交通管制。

蒋护士长说,住院的病人相对还好一些,毕竟不少医护人员也都住在了医院,人手和医疗设备都还有保障,但对于血透室的病人们来说,问题就大了——住在“三区”范围外的病人,可能因为交通管制进不来;而即便是“三区”范围内的病人,也可能因为疫情管控举步维艰。

更重要的是,血透病人的治疗都是定期的,不能延缓。“哪怕只是少做一次血透,病人的风险也会增大很多,比如引发低血压、高钾、心衰等,病人难受不说,情况严重的还很可能危及生命!”

为了保障血透病人们的治疗,血透室的值班护士们每天都会打电话进行随访和流调,逐个了解病人们的情况。

护士联系上老张的母亲时,老人因为平时很少出门,也不太会用智能手机,还不知道要做核酸检测的消息,更不知道小区靠近医院这一侧的门已经被封了。

而老张居住的金星桃源居因为属于管控区,只能在家隔离,连门都没法出,更别说照顾母亲了。

“我妈妈年纪这么大了,家里又没其他人照顾她,这可怎么办啊?”接到护士的电话时,老张语气焦急,满是担忧。他说,虽然“三区”内的病人有专车接送,但车子都是停在小区门口的,而母亲住的地方恰巧在最里侧,要步行到小区正门,起码还有15分钟的路程。

老张母亲做血透的时间是每周一三五的晚上,做完通常是11点多了,天黑路绕,再加上血透后身体会较往常虚弱,老张实在是放心不下老人独自前往,可自己出不了门,只能干着急。

了解情况后,蒋护士长安排了专人上门为老人采核酸。接着安慰老张,一定会想办法解决老人的出行问题,保障老人在路上的安全。

蒋护士长先是联系了小区里的志愿者,但老小区里的志愿者大多也上了年纪,要让他们特地等到晚上十一二点,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真没办法,我穿着防护服帮忙送回家。”蒋护士长甚至做好了“亲身上阵”的准备。

在为老人进行治疗排期时,蒋护士长发现有个40岁的病人恰好是同时治疗的,而且住得也近,她打电话时就顺便告知了老张家的情况,和对方商量,能不能每次做完血透送老人家一程。

这位病友也很热心,一口答应了下来。两周六次血透,老人家都顺利安全地完成了。

得知母亲有“专人”护送,老张悬了许久的心终于落地,小区一解封,他就迫不及待地来医院道谢。

除了老张,还有患者家属在医院的公众号下留言,感谢医院为他的父亲安排专车去做血透。

这辆“专车”,其实是医院肾内科史军海主任的私家车。

“拱墅区刚封控的时候,大家都有点措手不及,加上公共交通停运,外面的病人到医院做血透,进出确实是个问题。”史主任说,封控的卡口距离医院还有2公里左右,一般人步行勉强可以,但来做血透的病人大多身体虚弱,要让他们走到医院不太现实。

医院调配车辆需要流程手续,可有的病人着急,已经在卡口等着了,怎么办?史主任没多犹豫:“我去接!”

史主任开的是辆小轿车,车上还有宝宝的安全座椅,一次最多只能坐三个人。这2公里的路,他一天来来回回开了十几趟,送完病人还要留下来做消杀工作,休息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

“非常时期,群众有需要,我们能做一点是一点。”有患者家属来致谢,史主任还有些“腼腆”,摆摆手表示:都是小事。

在浙医健医院和卫健部门、社区的努力协调下,一些黄码和管控区、防范区甚至还有集中隔离点的病友也都顺利做上了血液透析。

对于这些病人,医院根据不同情况,做好了缜密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住院病人集中在每周一三五上午进行血透;“三区”范围内的病人,全程做好防护,使用独立仪器;黄码病人,单人单间,专车接送。

蒋护士长说,医院血透室目前共有67个病人,封控期间,没有一个落下。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林琳 通讯员 王艺锭  编辑:高明桢
返回
蒋护士长说,看得出老张很孝顺,老人其实就住在医院隔壁的小区,从侧门穿过来走几十米就到了,但不管天晴还是下雨,老张每一次都会亲自接送,母亲做血透的时候,他就在门口等着。在为老人进行治疗排期时,蒋护士长发现有个40岁的病人恰好是同时治疗的,而且住得也近,她打电话时就顺便告知了老张家的情况,和对方商量,能不能每次做完血透送老人家一程。”上周,60岁的老张来到浙医健杭州医院,特地向血透室的蒋巍丹护士长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