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具配送周期从半年缩至“次日达”!消除“数字鸿沟”,杭州全链智治携手残疾人共富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12-29 19:13   

杭+新闻讯 “叮咚”,门铃一响,家住西湖区的肢体残疾人徐思思艰难移步到门口,开门一看,原来是前一天在网上申请的轮椅送到了,“真没想到这么快!”

以前,像徐思思这样的残疾人想要申请辅具,需要先向社区申请,然后由社区逐级上报至西湖区残联,再统一购买后下发。一来一回,年初申请的辅具,往往要到下半年才收到,随着今年杭州数智助残系统八大应用场景全面上线,残疾人“辅具智配”“出行导航”等需求,登录手机数智助残服务端就能实现。

“以人为本”是城市管理的初衷,也是杭州数字化改革的初衷。昨日,杭州市率先出台高质量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八大共富行动”为抓手,为残疾人打造全生命周期智慧助残服务体系,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

“三端”架构

实现辅具智配“次日达”

“我的轮椅已经用了不少年,现在破损厉害,不能正常使用,我的工作和生活也很不方便。”因为担心申请的免费轮椅配送时间太长,徐思思正犹豫是自己买还是向残联申请,“听西湖区残联的同志说,现在可以在网上申请辅具了,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在浙里办‘辅具智配’应用上申请下单,没想到第二天就送到了。”

西湖区残联理事长李林介绍,“辅具智配”是西湖区残联揭榜的市残联数字化改革揭榜挂帅项目,平台系统由市残联统建,西湖区残联负责对残疾人辅具服务进行全流程改造和制度重塑。

“辅具智配”应用场景通过服务端、协同端、治理端“三端”数字化架构平台实现,服务端残疾人的服务需求,第一时间由协同端的社会化辅具服务机构响应并落实,治理端的残联负责监管全服务流程。

“‘辅具智配’项目将对象识别、服务承接、辅具配送,甚至经费结算全流程都进行了改革,实现了辅具服务的精准匹配和快速便捷。”李林表示,残疾人辅具服务的数字化改革,直接缩短了残疾人的辅具服务办结周期,“原先可能需要半年以上,现在只要一两天就能送达,残疾人的获得感更强了。”

这项应用,在近期省发改委组织的全省数字社会场景建设在线路演评比中,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并入选全省数字社会应用经典案例。

“八大共富行动”

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链智治

12月27日,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会在杭州召开;12月28日,杭州市率先出台杭州市高质量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行动计划。

蓝图已绘就,到2025年,杭州将通过实施残疾人特殊教育、就业增收、康复服务、托养照护、社会保障、文体法治、数智助残、社会协同“八大共富行动”,实现城乡均衡的残疾人基本保障、优质共享的残疾人公共服务,呈现残疾人平等参与融合共享的新气象和新局面。

扶残助残,携手共富,杭州以数字化改革为总抓手,牵引撬动各方面改革。

市残联坚持以残疾人为中心,践行民呼我为,以构建全生命周期智慧助残服务体系为目标,推出“1+3+2”的数字化改革建设框架:即建设一个残疾人事业一体化整体智治平台;打造服务端、协同端、治理端“三端”门户;围绕残疾人全生命周期建立制度体系与理论体系。在这样的体系框架内,围绕残疾人数字化迫切需求和残联工作的痛点难点,建设一批好用实用的应用场景。

一系列措施落地,如今,残疾人的“数字鸿沟”正不断消除。比如探索研究适合残疾人特征的低成本智能终端,推行残疾人服务事项“一站式基层代办”、保障事项“主动感知、精准推送、无感智办”,普及数智残联三端用户说明书,“一单告知”进残疾人家庭等。

“数字化改革的核心是残疾人事业改革,‘数字化’只是工具和方法,我们的目标是构建残疾人全生命周期智慧助残服务体系。”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杨森说,“十四五”期间,市残联采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双向发力的揭榜挂帅工作机制,推进数字化改革。市残联负责项目的整体框架设计以及具体场景的应用开发,并根据残疾人最为迫切的服务需求事项,向区县残联发布改革榜单。区县残联揭榜后进行挂帅试点,对揭榜改革事项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和制度重塑,建立符合数字化特征的全新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今年,市残联一共推出辅具智配、我要健康、我要就业、我要培训、政策超市、无障碍出行、残疾人之家、志愿助残云服务八大应用场景,辅具智配便是改革榜单中的应用场景之一。”

来源:杭+新闻  作者:记者 柴悦颖  编辑:张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