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杭州这一幕圆了袁隆平所愿!20多年没种地的海归农民震惊:刚下田,就看不到人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10-16 17:14   

杭州日报讯  10月16日,建德三都镇新和村,63岁的刘登勇坐在自家摇椅上,面前一袋白瓜子,边磕边与客人聊闲天,手机里放着短视频。屋前,便是浙江今年首次试种成功的巨型稻稻田。

一大早,村里陆续来了好多客人,汽车停满村道,今天家门口有大事,一米八的巨型稻要收割了!

杂交水稻的问世让海归农民

与上一代命运彻底不同

“(稻子)高是高的。我们站田里去,人都没了,看不到。”

“九月份开始,几乎天天有人到家门口的巨型稻田拍照打卡,一拨接一拨。外省的都有。”看得出来,老刘对家门口天天的热闹劲儿有点习以为常了。

老刘是农民出身,小时候刚记事时经历过粮荒年代。吃过今天不知明天,家里缺粮,父母不得不把楼板拆一块翻山背到邻县换点玉米吃。

老刘这一代人的命运是随着1973年杂交水稻技术在中国问世与80年代分产到户,而与父辈产生分野的。

高中毕业后,他在家种过地,但并不甘心,也做过镇上的长途客车售票员,而后又到处打工。

新和村里有村民四百多户,如今绝大多数村民早已不靠种地为生。

“现在基本上一户人家一到两亩田。”刘登勇现场算了笔账——

“一亩田,两斤稻种算它一百好了,两百斤化肥一百元,药水一百,三百块钱了。收稻,人工要一百六七十, 四百多了。

种下去要手工种,两个人种一亩,按两百的工资,是四百块。

这样加起来八九百了,还要担心水啊虫害啊 如果运气不好就没什么收成。那你种了干吗呢?我家里三个小孩,怎么培养得来。”

刘登勇算是村里的异类,他去过七八个国家闯荡打拼,巴西、日本、阿联酋,还有非洲安哥拉、刚果……老婆当裁缝,他做泥瓦工,赚美元。当年圈子里从来不乏哪个村的人,勤劳胆大,发家致富的故事,也不缺一些小老板在国外遭抢遇害的事故。

机遇总是与危险并存。

种稻,双抢,晒谷……

因为来之不易所以倍感珍惜

上午10点过,三都镇巨型水稻合作签约仪式暨“中科院水稻研学基地袁隆平生态水稻种植基地”授牌活动正式开始。

一位八九十岁的大爷拄着拐,在家人搀扶下,也出门来看热闹。

老人佝着背,抬头吃力地想眺望眼前的稻田。

“像这么高的水稻,九十多岁的老人这辈子都没看到过喂……”刘登勇笑着感叹。

刘登勇已经二十多年没种过地了,但对种稻的事仍然一清二楚。

犁地松土,种子拿水泡胀,到白白的芽冒上来,到一颗米那么长,就可以撒进田里了。这是催芽。这期间要保持湿度,施肥打药留心虫害。

芽长到二十来公分,长成秧子了再拔下来,犁地,插秧。你得三天两头去看一下,田里有水没水,多了少了。

等着到稻穗黄了,长到快及腰时就可以收割。

稻子收回来要晒,大家都堆到晒谷场去,然后放进风车里,把稻壳,或者不好的稻子分出去,好的留下来。交了公粮,余下的再分到户。

日头直晒,让人没有任何彼此交流的欲望,挂在肩头的毛巾湿了又干。

“我们小时候掉落一粒饭米粒,大人都要说 更加不要说打翻饭碗了。”旁边老刘的妻子张雪娟插进话来。

不浪费粮食,这是对粮食的敬畏之心。因为来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

“那时候很苦!小麦田,上半年不能过立夏关。下半年的稻谷不能过立秋。大家都拼命干,叫双抢。有时候又碰上晴一阵雨一阵,真的很累人……”张雪娟情绪起伏了一下,“现在技术进步了,都是当季的,一季种起来比以前三季的粮食产量还多。”

稻田里得来的朴素道理,

始终流淌在农民血液里

人工插秧、收割会被机械化与新的栽培技术解放。村民们再也不用抢收了,本地就有工业园区,空出时间来去镇上上班挣钱。“现在都厂里上班啊,厂里钱很高,而且种地上班其实两不耽误。”

种地更像是一种停不下来的生理惯性,忙活了一辈子的老农民只要身体吃得消,就不大允许自己歇下来——反正有时间,反正地空着也是空着,反正自家也要吃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刘登勇说。

年轻人也早已不在意种地的收入。只要平平淡淡找份工作就有口饭吃,只要懂得流量密码,或者看得准买进卖出的时机,就可能有上一辈想都想不到的收入。

但从乡野田间得来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朴素道理,始终流淌在农民血液里,并被当成做人处事的道理,在漫长岁月里一点一点传递给下一代。

“我三个小孩读书真的没话说。一个比一个好。浙江水利水电,浙师大,浙工大……现在都在杭州,自己创业当老板。”刘登勇露出一抹容易捕捉的自豪的神色,“读书可能靠天份吧。我们也没怎么管。”

“自己做出来的才是自己的,别人拿不走。”妻子张雪娟说,“那时候我们家过年的春联,每年都是艰苦奋斗、艰苦奋斗,几个字,还有勤俭节约。我们农民嘛,只有靠自己拼命做,自力更生,勤奋劳动。”

明年巨型稻将大面积试种

不少村民已经跃跃欲试

刘登勇今天在家门口远远看见了袁隆平的后代、中态集团董事长袁世昌在稻田边发言,做《巨型稻品种介绍及种植生长情况报告》 。报告说,巨型稻亩产可达900至1000公斤,较普通稻亩产增加200至300公斤。

袁世昌也提到了袁老,“袁老一生都在致力于亩产增收,让人吃饱。老人家有两个梦想,禾下乘凉,亩产六千,禾下乘凉梦已经实现,亩产六千斤也已经达到实验室标准,我们也会在袁老精神的传承下,做到让人吃好。”

刘登勇坐在家里听着,点点头,“嗯,袁隆平老人解决了多少人的吃饭问题啊,在非洲国家,他特别受尊敬的。”

他站起来往远处指指,“明年,这里你看到的所有田,肯定都要推广拿来种。”“作为我们村民,我肯定高兴的,自豪。”

新和村村书记方和平也说,巨型稻成功试种接下来也会带动其他村民种水稻的积极性,“本来不愿意种的,看到亩产高了,也会愿意种了。过去我们农民种田,除掉成本、人工,能保牢本就好了,几乎没得赚。”

方和平说,“明年我们就会大面积种植,包括和村民合作。更多品种的“巨型稻”也将在建德三都镇试种,现在村里好多人已经来问过我了,明年他们想种,到时候请团队来指导,学种。今天我也感到很高兴,禾下乘凉梦在这里实现了。”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钟玮  编辑:张翟
返回
10月16日,建德三都镇新和村,63岁的刘登勇坐在自家摇椅上,面前一袋白瓜子,边磕边与客人聊闲天,手机里放着短视频。屋前,便是浙江今年首次试种成功的巨型稻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