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杯奶茶的谢意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4-26 07:10   

杭州日报讯 弄堂小巷,家长里短,皆是民情。

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地方,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这里的灯光始终闪烁。它很威严,它也很亲切,也许你并不很熟悉它,但是你从一出生,就难免和它发生关联;遇到危难险急事,这个地方又瞬间变成你最信任和依赖的场所。基层派出所,他们精准地分布在城市的每一个辖区,守护着一座城市的安全,他们是最前沿的平安堡垒,是平安建设最敏感的触角。

米市巷派出所,是个老城区的街巷派出所,管辖着7个社区,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9万人,流动人口1.9万人。

派出所故事告诉我们,警察故事有千里缉凶,也有家长里短。世间琐事,在这里如万花筒般上演。

它很真实。

8杯奶茶:被“抢”回来的花季少女的致谢

警察叔叔感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已经在机场了,没能当面表达感谢有些遗憾,就让奶茶代替锦旗(表达我的谢意)。——小木

4月13日下午,米市巷派出所的警官们意外收到了外卖送来的8杯奶茶,这是外卖单的留言。这位叫“小木”的年轻姑娘以这样的方式,感谢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警察叔叔们。

就在几天前,她差点一时冲动,结束自己的生命。

4月9日10时46分,米市巷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其朋友小木(化名)在入住的酒店内服药自杀,具体位置不详,请求帮助。

经初步定位,小木(化名)的位置疑似为xxx小区,民警王伟和辅警一起火速到达现场,但是发现该处为出租房,且无人居住。

“涉及人命的警情,是重大警情。”王伟一边向上级汇报,一边扩大搜索范围。

同一时间,派出所通过对警情内容的整合分析,确认了小木的身份信息,其疑似居住在拱墅区某酒店内。

在自杀的警情中,冲动是魔鬼,时间是生命。为加速营救时间,派出所民警兵分几路,同步搜索。民警谭春祥增援王伟,到达酒店后直奔小木可能居住的x号房。但房内并无人,并且通过核实得知该房间居住人员并非小木。

怎么办?他们没有放弃。考虑到存在信息错误的可能,谭春祥随后前往周边另外两家酒店进行核实,均无此人信息。

另一边,细心的王伟回到第一家酒店,和工作人员进一步核实,终于发现,小木曾更换过房间。

果然,王伟在新的房间内找到了小木。

“当时,小姑娘脸色很差,意识涣散,模模糊糊说不清楚话。”王伟回忆道,他冲进房间看到人还活着,床上放着几片空着的板装药片,还放着没刀片的刮眉刀,他马上呼叫了120。担心小木会不会有别的自伤方式,他又在房间内搜索刀片的下落。

最初,小木并不配合民警,但由于药效发作已经无力挣扎。女辅警黄思鑫轻轻地搂住小木,安抚她的情绪。

不能再等了!民警直接开车将小木送往就近医院。

11时30分许,小木被送至急诊室急救。

同时,王伟返回所内,联系到了小木在杭唯一的朋友,并联系了她的家人。

12时30分许,小木的朋友到达医院。守在一旁的谭春祥向其告知了小木的动向和后续的注意事项后才安心离开。

据了解,小木今年28岁,因为与男友有感情纠纷,孤身一人来到杭州找工作,但一切都不顺利,情绪一直低落。4月9日,她给杭州唯一的朋友发了一句“我先走了”,之后吞下了近八十粒药物。

少女的性命被民警们“抢”回来了,但她内心的“暴风”还需要靠自己慢慢平息。

8杯奶茶,有悔恨、有致谢,但更多的是让给她第二次生命的民警们放心,她会珍惜生命,踏上人生新路程。

水墨书画:高温下耄耋老人的谢礼

奶茶,是年轻姑娘的感恩方式。耄耋老人,也有自己的感恩方式。

“这几年,我们收到人民群众的感谢方式,花样越来越多。”米市巷派出所副所长贾旦华说话时,带着一些小自豪,打开了话匣:

两年前8月的一个中午,派出所收到一份特殊的快递,打开后发现里面有一叠厚厚的宣纸。

民警小心翼翼地将宣纸一层层地展开,发现原来这份快递里有三样东西:

一张遒劲有力的书法——“人民的好卫士”;

一张笔酣墨饱的水墨画——“出淤泥而不染”;

一封感谢信——饱含感激之情的三页手写稿。

寄件人是82岁高龄的赵大伯,是中国美术学院的高级教师。他为何会寄来这样一份特殊的包裹?

8月的杭州,天气炎热。那天,赵大伯独自从住处辗转来到米市巷,带着一大包为孩子准备的学习、生活用品,要去看望刚搬入新住址的侄女、侄孙。由于道路不熟,赵大伯转悠了好一阵,还是没能找到侄女的具体地址。高温天,又提着重物,赵大伯渐感体力不支,于是蹒跚着来到米市巷派出所寻求帮助。

当天值班的民警王林、辅警刘松热情接待了老人。看到他提着的大包估摸着有40多斤,王林就陪同赵大伯一起找侄女住处,包裹则先留在派出所,等侄女方便时到所里来领取。

原以为帮着找到了,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在8月22日却收到了这样一份特殊的惊喜。“原来有才华的人,是这么任性。”这份惊喜,也一直留在了派出所民警的集体记忆中。

米市巷警察“天团”:一身正气、颜值“耐打”

这些,只是派出所日常而又琐碎的工作中小小的插曲。

基层民警的工作,一如我们想象中忙碌琐碎,却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稀松平常。大到席卷全市的风大雨急,小到少女无处发泄的“心灵台风”,只要市民需要,都归他们管。

米市巷派出所一共也就25位民警,管着5万多人的平安,工作量可想而知,住在所里那是家常便饭。民警王伟曾被女儿的班主任批评,小学五年从未开过家长会。贾旦华则笑言:“嫁人千万别嫁基层民警,顾不上家。”

这个占地不大的派出所,声名在外: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4次、集体嘉奖4次,被授予“省级规范公安派出所”“市级青年文明号集体”“省级青年文明号集体”“全市优秀基层单位”“拱墅区党建示范点”“全市公安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尤其是2017年建立以青年干警为主力的“阳光战队”,青年干警充满青春活力,一身正气,颜值也“耐打”。

刘松,用90分钟帮助一位先生寻找到了失散32年的舅舅;倪凯奇,从警多年、身材魁梧,在深夜穿着龙猫睡衣,哄回了一个受惊吓的小女孩;施旭春,帮助被刑拘的嫌疑人孩子当过两天“警察爸爸”;陈超,僵持两小时,一把拉回一只脚已经跨出天台的男子;还有更多的“警察叔叔”,他们曾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坚守岗位;只用一天时间就帮一位小姐姐找回了价值7万元手表;凌晨接警,为姑娘识别骗子及时止损,并提醒如何保护好个人财物;他们全力打造“精致布局、精细管理、精心服务、精耕基础、精准打击”,护一方平安……

其实,也不是每次出警都一定惊心动魄,也不是每个当事人都讲道理。“仅去年一年的警情,有70%是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纠纷和求助,只有30%是刑事治安类警情。”贾旦华说,尽管大家都全力以赴,但很多麻烦的解决不在民警职权范围内,只能尽力去缓解、调解和安抚。

有时候他们会收到市民送来的感谢:从锦旗到水果,从咖啡到蛋糕,“在孤立无援的时刻,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有困难找警察’。这是对我们的莫大信任。”贾旦华说,“守护一方平安,是我们的职责,但我们也同样被守护。这些馈赠给予我们更大鼓励和动力。”

幸福感从哪里来?百姓们的幸福感,从民警们的负重前行中来;民警们的幸福感,从他们“小而美”的阳光食堂里来,从一杯奶茶、一封亲笔信、从每一个幸福的笑脸中来。

记者手记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外衣下,是千万个努力跳动的“脉搏”,在这里安居乐业、生根发芽。

杭州,是一座高速运行的大型城市。城市生活,每一个千钧一发的时刻,需要有人将他化险为夷,更需要有人将危机与风险扼杀在摇篮里,而这些,正是派出所的民警们,正在为这座城市做的事情。

砖瓦之下,是人生百态。民警们需要在法律框架下妥善处理每一件警情,有力度亦有温度。他们在窗口、社区、办案、巡逻等岗位上各司其职,尽管工作的内容不尽相同,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创造平安无忧的居住环境。

在这座城市里,有许许多多个“米市巷派出所”科学精准地密布在每个辖区,有无数的“警察叔叔”为了济万民而无法守小家,他们时而是执法的利器,时而是沟通的桥梁,时而雷霆万钧,时而和风细雨,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片社区的安全、和谐。

“有困难找警察。”这是我们从小就享受着的便利。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也许早已习惯了民警的存在,就像空气和水,无色无味却能滋养我们的健康,人类对他们的存在习以为常,但我们其实一刻也离不开空气和水。

岁月安好,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总有一群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然而,“警察叔叔”们所面对的真实日常,不仅是危机、伤害、失控,更多的还有问题、纠纷、求助。当各种五花八门的负能量侵袭而来时,他们没有拒绝的权力,他们要肩负起“人民警察”四个字。

此时此刻,一点点的正反馈,会给予他们消解和对抗负能量的力量。

曾帮助一位姑娘从骗局中“止损”,事后王欣警官在日记里写道:我才知道为什么备注里是“王警官们”,而不是“王警官”,才明白姑娘为什么会送来6杯咖啡。我问到的每一个人都没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伟大的事,但可能在姑娘看来却觉得我们热心、耐心,工作细致、严谨。

这也许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体谅,忙碌与忙碌之间的陈述。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郑晖 通讯员 王欣  编辑:陈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