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家庭账单中的时代况味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1-25 22:30   

杭州日报讯 《庞家历年购置大件物品明细账单》《庞家建房一览表》《庞家购买房产一览表》……世居杭城艮山门外尧典桥的庞家,经历过半个多世纪的世事浮沉。庞家这一代的当家人庞云泰,理出了庞家50多年来的家庭账单,他用记账的方式,以一个家族的视角,为我们展开了时代的画卷。

一份普普通通的家庭账单,用最质朴最本心的方式,记录着这个家族对生活的追求。账单中的那些具体物件,或许我们是陌生的,可其中的喜怒哀乐、人情世故、时代况味,又让人感到绵长的情谊。

制图 王璟

第一件大件物品:一辆上海永久牌自行车

1966年,庞家的第一件大件物品:一辆上海永久牌加重51型自行车,价值160元。

“在1966年之前,我家从来没有购置像样的物件。”庞云泰回忆起那时候的光景,“因为在此之前,我家经济上没有结余,填饱肚子是第一要务。”

有了财富积累,怎么用?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家里大人们一合计,决定买一辆自行车。一来可以作交通工具,二来指望它提高生产效率,为这个家创造出更多财富。

“1966年的一辆28寸自行车,相当于现在一辆宝马车或奔驰车了。旁人羡慕得不得了,直呼‘你家是有钱人家了’。”那时,庞云泰只有13岁,有4个妹妹,一家八口人,四个在读书,仅靠父母两个壮劳力,干一天只有一块钱的收入。可见,买自行车的钱,攒得有多辛苦。

自行车是小姨父帮着去买,他在城里的木材厂工作,熟悉市场环境,知道哪里买更实惠。“自行车拉回来那天,我都高兴死了。我可以骑着它去上学。”庞云泰说起这件事,言语中仍然充满雀跃。

他花了一个星期就学会了骑车。“我那时个子不高,够不到车座。我只能把脚从三脚架的中间穿过去,踩着另一个车镫子。”

自行车主要是父亲和他两个人用。父亲在重机工厂做工,他在重机中学读书。每天早晨,父亲载着他到几公里外的学校上学,车停在学校;作为家中的长子,他每天下午放学后骑着车到更远的地方割更多的草,赚取2分工分,补贴家用,父亲则走路回家。

物资匮乏的年代,孩子们对物品格外珍惜,对生活的理解格外早,对家庭的责任也格外强烈。

自行车只是一个开始,庞家的美好生活,就是这样靠着一大家子人齐心协力、勤劳奋斗的双手,努力创造出来。

“以前日子苦,买东西要攒很久。但是越到后来就越容易。”2003年,庞家购进了第一辆轿车,供儿子上下班代步用。再后来,有了第二辆、第三辆,有了电风扇、缝纫机、电视机,还有电脑、空调……

“自制”:自己动手创造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庞家的账单上,有一些物品的备注栏里,写的是“自制”。这得益于庞云泰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也强。

1981年时,庞云泰请老师傅来家里绷过一张沙发,他全程打下手,同时就默默记下了制作过程。此后,他攒下了250元钱买来原材料,一口气独自给祖母、父母和自己做出了三张席梦思床垫。那个年代,有这样的“高配”让旁人羡慕不已。

上世纪80年代初的那几年,家里的沙发、茶几和床垫都是庞云泰自己动手做出来的。此外,亲友们也纷纷请他去帮忙,前前后后有10对沙发出自他之手。

让人佩服的是,“自制”的还有小楼房。

1976年9月30日,他们拆去了五间经历过战火的老房子,准备自建第一座楼房。这是23岁的庞云泰第一次建房,而且是楼房,所以特别细致、投入。为了让它漂亮、实用些,他跑东跑西地看了不少房子,学着画建筑图纸、搞预算。延续了曾祖父的做法,庞云泰把老屋的房梁椽子一根根收好,修建新房时,用在屋顶的人字形房梁和椽子,以及一部分门窗上。木料拆下时还非常完好,没有虫蛀,没有朽烂,旧料新用是对老屋的另一种延续。

由于帮忙的人多,这样一栋两层楼房,只花了一个月就建好了。庞家人痛痛快快地搬进去,住得尤为舒坦。

随着儿子的出生,家庭结构的改变,庞云泰便想着再建一次房。

1986年10月,他们把两层楼拆了,开始浇水泥、铺水泥预制板。这一回,要造三层楼。这一回,一家人一起动手,连7岁的儿子也来帮忙。与上一次一样,从老房子拆下来的木料仍用了一些,主要用于木窗等处,既节省开支,又表达一份念想。

由于都是自己动手,施工时间长达一年多。“当这房子全部完工,摊开四肢舒舒服服地躺在花园里,那股强烈的幸福感真无法用语言描述。”庞云泰说。

随着庞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品质越来越高,“手工”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不再需要自制家具,不再需要手工自己建房,但经过岁月凝练习惯,“自制”带来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仍在这个家庭中根深蒂固。“如今,除了孙子的满月头请人剃以外,平时理发大多数都是在家由我自己搞定,既节约了开销,又足不出户节约了时间。”庞云泰说。

至今,“业精于勤”这四个大字还挂在庞云泰家客厅里的墙上。

传承: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

“勤俭”和“传承”贯穿了庞家的整个变迁史。

在账单的末尾,标注了一行小字:“2003年以后,家庭成员购买、更换手机不计其数,不再一一列举。”庞家的账单越来越薄,但是生活却越来越厚。

如今,庞家八人四代同堂,过着美好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安居乐业,庞家已经培养出二代大学生,有两人是高级职称、一人中级职称,为改革开放和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而庞家的第四代正在茁壮成长。

“勤劳、节俭,能为社会做贡献。”庞云泰说,这是庞家的传统,要一代一代传下去,“说实在的,现在我们家里都富裕了,从经济这个角度而言,几乎没有任何负担。但是,一个人从小培养了勤劳节俭的好习惯,是一辈子能够受益的。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可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优良传统的好子孙。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意义就更大了。”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所有人的正常生活。庞家人分工合作,也比平常更忙碌了:在医疗机构工作的儿子和儿媳,不分昼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党支部书记,庞云泰主动请缨,要求参加抗击疫情的志愿者队伍,一边在新德佳苑进行志愿者服务,一边负责照顾年已上寿的父母生活起居;妻子则照料两个孙子的生活。

让全家人欢欣鼓舞的是,孙子庞恺睿一封写给抗击疫情前线父母的信——《爸妈医院忙,我会带好弟弟》,刊登在2020年2月17日《人民日报》上:

“爸爸妈妈辛苦了!我要向你们致敬,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抢救更多的病人。我会照顾好弟弟,等你们回来。之前我不相信希望这种东西,是你们让我相信了希望……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

这就是一个小小的家庭带给社会的希望和力量。

“我要修史,我想我们家族的繁衍、变迁、发展史,把这一段历史记载下来、留给后辈。尤其是记录下庞氏家族在新时代的奋斗和奉献精神。”庞家这几十年的居址迁徙史、生活变迁史,是杭州城市迅猛发展的缩影。2007年时,庞云泰萌生了修家谱的念头。

修家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他拿出了以前自制家具、自己建房的精神和态度来,他说:“这比我以前在铁路上扳轨道、跳火车,以及核算账目不见得容易,必须极其耐心。”他听母亲和小爷爷、堂叔等长辈一点点回忆以前的事,哪怕片言只语也不放过,还要掘地三尺般查找珍贵资料,有些40多年没联系的庞家亲戚都被他一个个重新联系上。

2017年9月,《杭州尧典桥庞氏家谱》,7万多字、200多页,一本记录了尧典桥庞氏前后八代、150余人、近170年的家族迁徙、变化和发展的家谱终于编印完成。每一个字、每一页都凝聚了庞云泰和亲戚们的心血,凝聚了对先辈的尊崇、对家族的挚爱,对后人的期望。

岁月相守,家国在心。庞家的账单还在继续、家谱还在续写。这些细细记录下的生活琐事,油盐酱醋喜怒哀乐的集合,是家庭岁岁常乐、家族圆润厚实的承载与延绵……这一切都是成家建国的根基。

记者手记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小家吃饱穿暖,是大国最大的民生。

一份小小的账单,记录的是一个普通家庭油盐酱醋、衣食住行的日常,传承的是老一辈人吃苦耐劳、艰辛创业的精神,折射的是这个国家的崛起、人民生活的巨变。

家是小家,国是大国。庞家是华夏大地上万千家庭中的一粟,他们努力生活,也努力相守;他们纯粹而简单,即便辛苦,却仍灿烂地让人睁不开眼睛,这才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当年家中的长辈们努力地生活,于不经意中绘出的那些温馨,不正是这个家用心经营么。当年无数先贤仁人志士,于栉风沐雨中寻求的,不正是这盛世下的人间烟火味么。

疫情期间,这个小家中,有的人在前线冲锋陷阵,有的人在后方固守家园。这个大国家里,有无数个这样的小家,为之前仆后继地跋涉,永不放弃地努力。

“你可以一无所有,只要你的精神还在。”这是庞家穿过半个世纪,用一纸账单告诉我们的。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郑晖  编辑:管鹏伟
返回
世居杭城艮山门外尧典桥的庞家,经历过半个多世纪的世事浮沉。庞家这一代的当家人庞云泰,理出了庞家50多年来的家庭账单,他用记账的方式,以一个家族的视角,为我们展开了时代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