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妻子瘫痪 丈夫照顾22年不离不弃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12-04 09:18:38 Fri   

杭州日报 相依相伴28载,钱益品、郭爱贞夫妇终于迎来了一束光亮。

12月1日,在临安城南医院四楼病房,吃过早餐的郭爱贞在丈夫钱益品的协助下,下床练习走路。尽管右髋部手术的伤口还有些疼痛,但郭爱贞的脸上已泛起微笑——这个笑容,等了28年了。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郭爱贞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大部分得了这个病的病人,被殃及的只是脊柱的运动功能,郭爱贞得的却是最严重的一种——随着病情的恶化,她的脊柱、下肢和上肢的关节被陆续锁死,只剩下肩部以下的肘关节、腕关节和指关节还能弯曲活动。而如果病情不加以控制,她上肢的这三对关节也会陆续“锁死”。

时针回拨到三十多年前那些阳光明媚的日子。那时候的郭爱贞还能骑自行车、穿着漂亮的裙子,与自己的心上人钱益品并肩飞驰在乡间的小路上。他们俩相识于一家砖瓦厂,那一年,郭爱贞16岁,钱益品22岁。在钱益品的眼中,郭爱贞就是自己这一生要寻找的人。

郭爱贞18岁那一年,厄运降临。她的髋部突然疼痛不已,之后是双膝、足踝。此后多年,钱益品带着郭爱贞四处寻医问药,却始终查不出病因。病情恶化得很快,郭爱贞22岁那年,她的髋关节和膝关节被锁死,成了一名瘫痪病人。

很自然地,钱益品的亲戚朋友都强烈反对这段感情,劝其早日分手,但他却始终坚如磐石、情笃如初,带着郭爱贞四处寻医。郭爱贞24岁那一年,尽管病情仍在恶化,但钱益品还是做出了那个让众人诧异的决定:与郭爱贞结婚。结婚那一天,钱益品在众人异样的目光中,抱着双腿僵直的郭爱贞完成了婚礼、入了婚房。

婚后的22年,抱着郭爱贞相拥偕行,成了钱益品每日“必修课”:抱着她大小便,抱着她挤公交车去医院,抱着她寻访名医……钱益品用“日复一日”,履行着丈夫的责任和担当,书写着不离不弃的爱情传奇。

结婚6年之后,两人就有了爱情的结晶。家庭的重担都落在钱益品身上,为了不让爱人和儿子缺衣少食,钱益品“奶爸”丈夫一肩挑,在悉心照料妻子和孩子的同时,还要经常外出顶风冒雨讨生活:扛水泥包,蹬小三轮,开货的……

而另一边,为了让丈夫工作时能安心,尽量少拖累丈夫,郭爱贞也练成了两个习惯:每日只吃早、晚两餐;尽量少喝水。一则不让自己发胖,丈夫能轻松抱她,二则为尽量减少小便。

特别的爱给最美的人

钱益品28年不离不弃并照顾郭爱贞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他先后被评为“感动临安十大人物”、杭州市道德模范。今年初,临安区文明办联合临安城南医院启动“特别的爱给最美的你”关爱行动,由城南医院组建了一支30名医生组成的医疗志愿服务团队,为10户有就医需求的“最美人物”家庭,提供一对一“私人医生”长期结对送医服务。

医院副院长朱敏负责结对钱益品家庭。尽管“阅人无数”,朱敏坦言,第一次看到郭爱贞还是惊呆了。“那天钱益品把她抱过来,然后把她直挺挺地立在我身边;郭爱贞整个人全身紧绷,像个木头桩子。我让他们坐,钱益品摇摇头,因为她根本坐不下来。”详细检查后,朱敏断定,郭爱贞得的是最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如果病情不加以控制,接下来,她唯一能活动的双侧肘、腕关节和指关节也会陆续“锁死”。

大手术的费用很高,但感动于钱益品这么多年对妻子的这份不离不弃,城南医院决定免去所有医治费用,义务帮郭爱贞一把。“我们会尽我们所能,让郭爱贞从床上走下来,让好人有好报。”城南医院董事长张媚婷说。

之后,经城南医院牵头,省市专家又对郭爱贞进行了多次联合会诊,并决定用人工关节置换被锁死的髋、膝、肩三大关节,让郭爱贞能走、能坐,能完成基本的生活自理;同时,开展综合治疗,用药物控制她的病情发展,尽量保住肘、腕、指关节。

8月8日,卧床28年的郭爱贞迎着满满的阳光进了手术室。

考虑到郭爱贞病情复杂、卧床多年、身体虚弱,那天城南医院还从杭州请来了10位相关领域的专家联合坐堂,其中光麻醉医师就请了3个。“常规的髋关节置换术只要下肢半麻就可以,但郭爱贞的病导致她的腰椎紧紧锁闭,麻药根本打不进去,只能全麻,从口腔送药。”朱敏回忆说。

然而,常人轻而易举能完成的仰头吞药的动作,郭爱贞也完成不了。最后,麻药是通过鼻腔送进体内的。而让医生们更感无奈的是,颈椎的僵直还使本可几分钟完成的插管,耗费了一个小时才完成,让手术团队险些放弃。

手术进行中,也发生了一些事先没有预料的情况——因为长期不动导致骨质疏松,郭爱贞出血量很大,原定双侧髋关节同时置换的计划,只换了左侧就匆匆做了缝合……

一次不行,那就两次!一定要让她能下床走路!

11月14日,医院又为郭爱贞进行了右侧髋关节置换术。第二次,麻醉和手术都进行得很顺利。“按目前术后恢复情况看,再过四五天,郭爱贞就可以出院了。”朱敏说。

手术后,记者询问郭爱贞,出院后最想干什么?她难掩笑意地说:“我要在家多练习走路,最好每天都能到屋外走走,看看太阳。我老公照顾了我半辈子,我的愿望也不远大,今后,我只希望能为他做每一天的每一餐饭。”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管光前 通讯员 周斐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