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 一颗生鸡蛋来到世界上有几种命运?或蒸、或煮、或煎、或炒,最终壳碎随风吹、零落碾成尘。
在江干蛋雕大师曾火生手中,鸡蛋还有另一种命运,成为极具艺术价值、工艺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手工艺品。
这些年来,在不足五平方的“蛋雕工作室”里,63岁的曾火生以刀代笔,游刃薄卵之上,刻画着花鸟虫鱼、亭台楼阁、高楼大厦,精心雕刻着一个个属于自己的“传奇”。
目前,蛋雕技艺已入选江干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小孙子上幼儿园了
才开始捣腾蛋雕
曾老师老家在江西赣州,年轻时当过兵,退伍后在供销社做过营业员,也在工地干过,又当了几年木工。虽然从事过很多工作,却没有一份工作与艺术“搭边”。
14年前,小孙子出生,曾老师和老伴两人自此定居杭州,把家安在江干区九堡街道的东方公寓小区。
与蛋雕结缘,要从2013年说起。“其实我一直喜欢艺术,但年轻时每天为生活奔波,哪有时间、精力来搞?小孙子上幼儿园了,我也空了,就琢磨着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曾老师在网络上看到了蛋雕艺术,他的眼睛一下亮了,当下就决定玩“蛋”。可要在仅0.3毫米厚的鸡蛋壳上创作,谈何容易?蛋壳又硬又脆,力度小了蛋壳撬不掉,力度大了就会破裂,好几天的工夫都付之东流。
这样的挫折,刚入门时曾老师时常碰到,一个不行,两个,两个不行,三个,破了就收拾心情重新再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几次失败后可能就放弃不做了,但坚持下来就是胜利,毫无疑问,曾老师属于后者。
“蛋雕,最能磨炼一个人的心性。”在曾老师看来,想要蛋壳“开花”,必须得靠“四心”,爱心、细心、精心和耐心,缺一不可。
7年多来,曾老师谨记“四心”,心无旁骛地创作着。从一开始的临摹别人的作品,雕刻简单的动物、花草、鸟类,到之后在别人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构思,再到原创作品,一步步,循序渐进地成长为蛋雕大师。
耐得下性子稳得住神 才能雕出好作品
曾老师创作爱用三种蛋,鸡蛋、鹌鹑蛋和鹅蛋。用于创作的蛋,他必定亲自到批发市场挑过、选过,每次都是成箱成箱地往家搬。
蛋雕创作步骤是:先在鸡蛋底部挖个小小的洞,用注射器往蛋里注入空气,用空气的压力把蛋黄和蛋白从小洞里倒逼出来;再用水冲洗干净,晾干,就能开始创作了;创作时,先用铅笔在蛋壳上画出自己想要的图案,再用刀尖像针的雕刻刀将轮廓勾勒一遍,然后用稍宽的刻刀将需要留白的部分刨去蛋壳表层的红色,一刀一刀精心雕琢。
看似简单,实则每一步都面临着“从头再来”的危机。刚开始时,因为手艺不精,失败的作品特别多,曾老师家里人每天都要吃好多鸡蛋,“大家都吃烦了,还好现在有进步,隔几天吃一次炒鸡蛋”。
从一个“菜鸟”修炼成“大师”的七年多时间,曾老师创作了一千多件作品,有“西湖十景”,有“钱塘江时代”的标志建筑“日月同辉”,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专题作品,有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专门设计的抗疫主题作品,还有很多与江干区相关的作品——钱塘江文化节吉祥物“弄潮儿”、钱塘江大潮、钱江新城、江干廉洁文化等。
创作手法上,也越发丰富,不仅有传统的阴刻、阳刻,还独创了蕾丝蛋、蛋中蛋、留膜镂空蛋等工艺,美轮美奂。
制作一个蛋雕作品需要多久?少则三五天,多则需要数礼拜。“非得耐得下性子稳得住神才能出得了活儿。”
到了晚年,含饴弄孙、家人和睦、身体健康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幸福不言而喻。但曾老师最想的是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让蛋雕也能像剪纸一样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