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曾在迪拜工作 10年前决定走进大山支教!杭州小伙登上《人民日报》
2020-09-06 08:17:23杭州网

十余年来

他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近8万元

帮助贫困学生100多人次

牵线结对帮扶贫困户20余户

他就是萧山戴村小伙杨明

昨天,《人民日报》第7版报道了

他在贵州省黔西县山区的支教事迹

《筑梦人—杨明》视频

每一个日升日落,每一个春夏秋冬

他都坚守着这份支教梦想

杨明

杨明,浙江杭州萧山人,中共党员,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锦绣学校教师,获得第六届贵州省道德模范、第十三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萧山区第八届「十大杰出青年」。

2009年,杨明在网上了解到西部山区孩子们的学习现状,毅然放弃眼前优越的工作条件,远赴贵州黔西支教。2010年,原定支教任务结束,其他支教队员陆续离开,杨明看着深山的孩子们不忍离去,决定参加特岗计划,延续他的支教梦。2012年,杨明考上了研究生,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公费研究生名额,为了孩子们继续留了下来。

10年来,他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乡村教育,足迹遍及当地各个学校。帮助困难家庭、走访山区留守儿童,他把每天的支教生活排得满满当当。

接下来,看看人民日报全文

为了这群山里娃

——记贵州省黔西县山区支教老师杨明

记者 黄 娴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校园,杨明已经和学校的安保人员一起在校园里巡逻。10年来,习惯了学校—宿舍—学生家三点一线生活的他,即便在假期里,也从来没让自己闲着。

2009年,25岁的杭州小伙杨明随爱心支教团队来到贵州省黔西县金碧镇瓦厂小学,开启他的支教生涯。在这之前,毕业于西南大学育才学院(现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的他,曾在迪拜、杭州工作,月收入过万元。

一下车,瓦厂小学的景象让杨明的心一震:校舍是一幢两层水泥房,孩子们课间玩的是丢沙包、滚铁环,学校敲钟上课。这一切深深触动了杨明。“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小时候那种纯真质朴的画面又回到了眼前。”

真正生活起来却是艰难的。镇上严重缺水,杨明凌晨4点就要到地下河溶洞去挑水。农户家一间30平方米的屋子,杨明和另一位支教老师做饭、工作、睡觉都挤在这里。

白天上课,晚上家访。支教的日子里,杨明常常在晚上批改完作业后,再打着手电筒到学生家去家访,村里许多羊肠小道上都留下了杨明的足迹。

一年的支教结束后,支教队员纷纷离开。孩子们含着泪水说出心底的不舍:“真想您一直教我们,初中、高中、大学……”孩子的眼泪击中了杨明心底最深处的柔软,他做了一个让许多人无法理解的决定——参加特岗教师计划,继续在大山里教书。

“哪里需要老师,就去哪里!”当有机会选择到一所条件相对较好的中学任教时,杨明却毅然选择了一所比瓦厂小学更为偏僻的农村教学点——黔西县观音洞镇景山小学。

来源:都市快报综合人民日报、萧山日报    作者:    编辑:高婷婷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让百年经典焕发新活力!杭州历史经典产业打
2020第24届软博会举办签约仪式 将首
第三届“杭州国际日”开幕:持续推进高水平
开学第一课讲法治 检察院检察长走进校园
太拼命!忘记好好照顾自己 民警办公室晕倒
潜逃加拿大6年,猎狐对象谢某回国投案
老烟民察觉新买香烟味不对?民警一查果然假
烧烤摊主称"有门路"上名校 多位家长被骗
天降铁球砸死女婴整栋楼被判赔 孩子父亲
美研究机构:今年美国新冠死亡人数可能达4

杭州影像


盛开的黄山栾 带来...

杭州市举行中国人民...

地铁姑娘桥站配套公...

默哀
2009年,杨明在网上了解到西部山区孩子们的学习现状,毅然放弃眼前优越的工作条件,远赴贵州黔西支教。支教的日子里,杨明常常在晚上批改完作业后,再打着手电筒到学生家去家访,村里许多羊肠小道上都留下了杨明的足迹。2010年,原定支教任务结束,其他支教队员陆续离开,杨明看着深山的孩子们不忍离去,决定参加特岗计划,延续他的支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