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学生大多不写信了
私人信件已经不到投递量的百分之一
问了几个同学,都说没写过信。只有李子岩同学说,寒假的时候去老家西安,给崔老师寄过明信片。
孩子们说,跟外地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联系,要么打电话,要么QQ。
杭州市邮政局的工作人员说,目前杭州市区每年发出去的信件类有7000多万份,包括商业函件类、明信片类、私人信件类。其中跟个人有关的,明信片大概为600万份,而私人信件占比已经不到百分之一。
“私人信件早已经不是我们的主流业务了。”市邮政局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说,现在最多的是信用卡、燃气、水电等账户信息,逢年过节的时候明信片会多一点,私人平信真的很少很少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文学青年最爱写信
吴霞蓉是杭州市邮政局的员工,1979年开始就在邮局工作了,今年下半年要退休了。她说,私人信件高峰期应该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时候的文学青年都喜欢写信,盼一封家信就跟盼亲人一样,我到现在还保留着一百来封那时候的信。”
不过吴老师说,虽然现在写信的人已经很少了,但邮局对于私人信件的收递工作还是很重视,杭州市区街面上还保留着700多个邮筒,邮递员开箱取信的频率依旧是早晚一次,所以大家想写信,随时都可以提笔。
杭州邮政正在筹建历史陈列馆
今起征集相关历史资料
另外,杭州市邮政局正在筹建杭州邮政历史陈列馆,从昨天开始,向全社会特别是内部员工,收集有历史的邮政工作实物、史料。要是你家也保存着跟杭州邮政历史有关的物件、照片,也可以送到杭州邮政局陈列馆作为史料保存。
我问杨韵琦和李子岩同学,捡到的三封“古董信”,要不要送到杭州邮政历史陈列馆?
两个孩子是这么跟我商定的:先由快报暂时保存,看看“史乐天小朋友”会不会来认领。如果没人来认领,再商量是送还给杨韵琦收藏,还是交给邮政历史陈列馆保存。
两位小朋友做事,那是相当的有板有眼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