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惠兴路电信营业厅。
清末使用的收报机。
上世纪80年代,每晚都有人在武林广场通宵排队发电报收费标准几十年未变,如今来发电报的人寥寥可数,多是些上了年纪的人杭州最后的电报房还有5位报务员在坚守
他坐在莫尔斯电报机前,头戴大大的耳机,时而右手按着电键,发出一串电码,时而聚精会神听着电报码,把它们翻译成文字抄下来……
这是抗战电视剧中的场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电报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解放后,全国大部分地方都开通了电报业务,“子速归”“儿安好”这样的电报语,曾经传递了多少亲人的牵挂。
随着电话、短信还有微信等现代通信方式的到来,电报这种传统的通讯手段用的人越来越少,电报业务也逐渐萎缩。
不久前,印度停止了公众电报业务,停用的前一天,数以万计的民众涌入各地电信营业厅,发出最后一份电报以作纪念。
在杭州,还有人在用电报吗?还有人会使用传统的电报码吗?
读者小刘的一则报料,让我们对这个曾经辉煌一时如今渐行渐远的电报,产生了好奇。
从上海来的这份电报
一共7个字
小刘前几天收到了一份电报。
电报是一位朋友从上海发给他的。电报装在一个信封里,信封正面写着大大的“电报”两个字。揭开信封,小刘从里面抽出一张纸,比A4打印纸要小一点。“这就是传说中的电报啊,太神奇了,通信技术那么发达的今天竟然还有人在用那么复古的电报。”小刘说。
记者仔细一看,电报的左上角标注着收件人的地址和姓名,以及一串数字和英文字母,那是电报种类和发报局的代码。收件人信息的下方就是正文了,电报正文只有7个字:不日抵杭愿接站。短短几个字,言简意赅,表达完整,十分考验发报人的文字水平。在电报的右边,盖了一个中国电信的电报戳。
小刘说,上海朋友是一名电报爱好者,这份电报是朋友给他的一份惊喜。从上海发出,第二天就到杭州了。“以前都只是在电视剧里看到过电报这玩意,收到实物感觉蛮不错,现在通讯那么发达,无论是短信、电话还是微信和QQ联系都很方便,拍电报估计只是个人爱好了。”
收费标准几十年未变
现在仍有老人喜欢发电报
事实上,依然有人还在发电报。
武林广场电信营业厅二楼一号窗口,是目前杭州唯一一个可以兼办电报业务的窗口。
听说我们要发电报,工作人员有点惊讶,从柜台下面的抽屉里拿出了一本文件夹,并从里面抽出一张红白相间的电报专用稿纸。稿纸和传统的书信稿纸差不多大小,也是方格状。不过稿纸里需要填写的内容很多:收件人姓名、地址、正文、发件人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汉字是一个字写一格,地址栏中的数字是一串数字写一格。”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按照稿纸的规定填写完收件人的地址、姓名,再三斟酌后写完了正文。仔细一算,连着地址在内一共38个字。
工作人员拿来计算机,一共5.32元,工作人员开玩笑说这绝对是“最有良心的价格”,“发电报每个字收费0.14元,我20多年前进入电信工作,也是这个价格,几十年没变了。”想想当年一个月工资才几十块,发电报的时候文字一定是精简再精简。
“现在一年难得有几个人来发电报。”工作人员说,今天的电报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人用了,“有一些年纪大的老人,习惯了发电报这样的通信方式,和写信是一个道理;另外,一些涉及法律意义的文书也得用上电报,才能以此证明或者延长诉讼时效,而且我国西部一些偏远地区目前通讯依然比较落后,所以电报一时不会在中国停办。”
报务员章师傅的电报码书。
探秘杭城最后的电报机房
还有5位老报务员坚守
杭城目前唯一的电报房在惠兴路上。曾经也是杭城的电报枢纽。
轻轻打开电报房的大门,发现这里并不像电视剧拍摄的那样:工作人员戴着耳机,手按电键发送电码,然后背景里传来“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的声音。
电报房的办公室略显复古,房间内放置了六七台电脑、几台针式打印机和传真机。
50岁的报务员章国荣坐在电脑前,显示屏前放置着一份待发的电报稿纸,章师傅敲击着电脑键盘,输入了一串串数字“3181、3068、4164……”显示屏上显示的是一个个汉字字符。
章师傅1980年就进了电报房,一直干到了今天,他是目前杭州电信在岗时间最长的报务员。
“现在发电报,我们只要把电报纸上的汉字人工翻译成电报码,也就是那些阿拉伯数字,然后输入电脑,电脑里就会自动显示成为汉字;输入完电报后,经过先打校对确认后,通过电报服务器自动话联系一下接交换,根据收报地的电信局名自动将电报转至相应的路是否完好,能不能收报局的报房,如果不进行下一道工序,就要通过其他省份的处理电信局转报,要不就是直接传真给对方了。”
在章师傅的脑海里,已经有一本完整的电码表了。
记者从电信部门了解到,惠兴路电报房内还有5位和章国荣差不多年纪的老师傅负责24小时轮班收发电报。
3000个常用汉字码倒背如流
是当年报务员的基本功
“当年培训的时候,要求我们把电码最常用的3000多个汉字的电报码熟背下来,现在许多原先的报务员都已经转岗或退休,不过整个杭州电信范围内大概还有两三百人看到电报码就眼熟,有些人平时打字用五笔或拼音费力,用电报码却是行云流水。”
虽说现在发电报已经比当年要先进许多,但是和现代通信方式比较依然“复古”很多:发电报的电脑是上世纪90年代的,性能最多也就在486的水平,用的还是 DOS系统,没有图形化操作界面。
对发了小半辈子电报的章师傅来说,电报的日渐没落多少有些伤感。“现在公众电报业务平均下来每个月只有一份,你知道吗, 1988年杭州电报鼎盛时期一年收发多少电报吗?194.85万份呢。”章师傅感叹,“那个年代,杭州几乎每个电信营业厅都有电报业务,那时电报多火热,每天晚上都有许多人在武林广场电信营业厅通宵排队发电报,去火车站接人得凭电报才能买站台票,而且那时候电报投递员们人手一辆摩托车投报,多拉风多洋气。”
也许日子就是这样,新事物不断诞生,老事物渐行渐远。变与不变之中,那些值得我们珍惜和怀念的,总会留在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