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个文艺青年扎堆的地方,就在拱墅区运河边的金华路上,那里有家叫“蜜桃”的餐厅,在杭州小资圈颇有些名气。而这里也是杭州著名的停车老大难的地方。附近坐落着大型住宅小区锦昌文华和正在开发的文创产业园。车多位少,北至登云路,南接紫荆路,主干道两旁都无奈地变成了停车位。
金华路和锦鸿路交叉口的小公园是当中最显眼的一块绿地,原本计划中将在这里开建杭州首个井筒式地下车库(本报9月14日A4版曾有报道),只是原定年底动工的项目如今却悄无声息——记者了解到,由于附近居民有反对意见,因此这个项目暂时搁浅了。
停车难,但不想第一个吃螃蟹 预选地的居民很纠结
家住锦昌文华5幢的李小姐从听到井筒式地下车库可能选址在小区附近开始,就一直很纠结。一方面,家门口的停车难实在是个老大难问题——因为拥堵,她的小车前两天刚在路边被人“撞了一下腰”。“现在我们小区虽然有两个地下车库,可这些车位基本都被一期的业主1:1地买走了,成了私家车位。”
许多住在锦昌文华二期的的居民只能和一路相隔的创意园中的上班族一起在并不宽阔的金华路边为了车位“竞争上岗”。
“如果真的像介绍所说,它(井筒式地下车库)能在有限空间下增加这么多车位,我们当然高兴,至少不必每天为了回家而头疼。”但李小姐也有她的顾虑,选址地离附近唯一的文华幼儿园很近,尾气、噪音、出入安全这些家长都要担心,“毕竟我的孩子很快也要入园了。”
住在锦昌文华苑21幢3楼的陆伟(化名)说得更直接:“我宁愿每天找车位,为什么要我们第一个吃螃蟹?就算井筒式地下车库是个有意义的新生事物,我也反对它建在离小区这么近的地方。”陆伟说车库边界离21幢很近,他担心50米的基坑打下去,会破坏房子的地基。“这样的车库维护费应该很高,而且在高峰期,它的运转速度能否保证也是未知数。”
在上海,全国首个井筒式车库正在运行 车库再往下,就是地铁了
居民们不愿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么这只螃蟹究竟滋味如何?记者在位于上海市中心淮海中路和常熟路交叉口的上海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找到了全国首个已经运行的井筒式地下车库。
这个井筒式地下车库,有3个井筒,占地150平方米,每个井筒深14米,能容纳28辆小轿车和12辆商务车。车库与最近的居民楼只隔着一堵墙,距离不过20米,车库底下就是呼啸而过的地铁1号线。
“在上海寸土寸金,如果建造传统的立体车库势必会影响附近居民楼采光,所以我们选择了井筒式地下车库。本来还想挖得再深些,但是再下去就是地铁了,所以只挖了不到20米。”卫生监督所总务科长高为义告诉记者这个车库8月6日运行到现在3个月左右,没出现任何问题。
该项目停车设备和技术,由杭州西子石川岛停车设备有限公司提供;而该项目的停车设备与井筒的技术对接及井筒施工技术方案,由杭州瑞顿立体车库有限公司提供。“西子石川岛的地面塔式立体车库产品技术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占了60%以上。而我们的井筒采用咬合式复合井壁、逆作法施工工艺,很安全。”杭州瑞顿立体车库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郑治中这样解释逆作法施工:从上往下挖,一层挖两三米,挖一层就加固一层,然后再往下挖。这适用于市区高层建筑密集区。
井筒式地下车库正是拱墅区为了缓解该区块的停车难才想要引进的项目。现在遭遇阻力,郑治中觉得挺遗憾,因为他一直坚信井筒式地下车库的推广使用,将能很大程度上缓解杭州停车难的问题,“我理解居民们的顾虑,只要居民们肯给我们一个机会,作为建设方可以做任何妥协,可以做到和上海一样的深度,甚至更浅,直到居民认为车库的建设方案足够安全为止。”为了消除居民的顾虑,建设方还让保险公司评估了锦昌文华苑21幢的市值,目前市值3亿元左右,建设方愿意在施工期间为21幢居民投放3亿元的保险。
谈到井筒深度的安全性和高峰期运行效率,他表示已经请专业人士论证可行,“我们已经调整了方案,地面上只保留两个出入口。这样对绿地和幼儿园都是一种保护。”至于许多居民提到的车位维护费,郑治中说:“每个车位每月维护费只有60元,月租就按杭州市的规定收。”
专家认为杭州土质不是问题 技术上过关,关键是社会因素
李宏伟是浙江省第一批地下工程的国家级专家,在他看来,从工程角度来说,无论什么样的土质环境都可以处理,并不存在杭州的土质就不适合建这些地下设施的说法,“我们的地铁不照样在建吗?从技术上来说不是大问题。只要采取足够周到的安全措施,从地质勘探、专业设计到专家认证,只要这些关都能通过,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选址地离最近的居民楼有40米左右的距离,李宏伟说这在杭州来说基本属于安全范围,“我们有些基坑就打在楼旁边,20米都不到,安全方面也没问题。”
负责上海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办公楼与车库建筑设计的,是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参与设计的该所总建筑师沈晓明表示,从井筒式地下车库自身的施工工艺上来说,技术上是过关的。“从结构上来说,它属于框架结构,这与大多数的公共设施一样,很稳固。”他以上海市卫生监督局的井筒式地下车库为例,这个工程特意请了有修建维护地铁丰富经验的上海市市政院来进行维护设计,其环境评估、安全预案也都相对完备,“因此上海这个地下车库,虽然与地铁很近,但从质量上来说没有问题,也不会对周边的建筑产生影响。”
“其实这很大程度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沈晓明认为因为这种井筒式地下车库是新兴事物,没有广泛使用,所以老百姓的疑虑很正常。
摆在居民和建筑方面前这道无解的难题是这样的——居民想要权威部门“绝对安全”的保证,但现在由于居民反对,此工程不能立项,那么相关的权威部门是无法深入地对该工程进行评估、预案、测算等工作的,解释与保证自然也无从谈起。
新闻背景
所谓井筒式地下车库,就是把地面上成熟应用的电梯式智能化立体车库,放到地下的井筒中;而井筒深度可根据需要和具体情况决定,一个井筒占地只需50平方米,如果井筒深至45米,就可停放50辆车。这还是个国家发明专利,而且这项专利就属于杭州的一家公司——瑞顿立体车库有限公司。原本的规划中,拱墅区的车库想打10个井筒,每个深45米,可提供500个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