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叶航教授点评:一个人拥有数个手机号码,是他面对不同层面的人群,需要有一张不同的“脸”,对家里人、对客户、对朋友,每张“脸”都不一样,这些人通常很忙碌,又需要层次丰富的不同交往模式。
社会学家杨建华
手机不是手雷,更不是危机
“不用手机,或者用两三部手机,我觉得是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同,追求不同。”傍晚6点半,记者拨通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建华的手机说,他告诉记者:“电视剧《手机》热播的背后,其实反映了很多问题,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很多年轻人都压力巨大,而电视剧所反映的这些社会现象,包括中年危机、80后压力、诚信问题……其实就在你我的身边,现实作品最容易获得认可。”
手机真的是“手雷”吗?杨建华笑着告诉记者:“其实,手机当然不是‘手雷’,更不等于‘危机’,种种社会现象是不能怪在手机上的,手机只是一种载体,是生活方式的一种,是人和外界沟通的方式而已,在这个过程中,手机充当了人们排解压力的‘出气筒’功能。”
从“故事”到“事故 ”
张亦峥
费墨一本正经地告诉严守一:“两个女人凑在一块儿,不是故事,就是事故。”
没错,一部好的电视剧会把“故事”变成“事故”——生活琐碎而美好,但总该让你思考点什么。
人的一生,总有些鸡零狗碎在岁月的地窖里慢慢发酵,有的历久弥新,有的挥发而去…… 比如,手机。
从当初那砖头块一样威武雄壮、足以令人颜面生光的“大哥大”,发展到现在的毕飞宇们拒绝使用手机,其中,在鸡零狗碎的生活中,那些曾无处安放的青春又经历了怎样的轮回?
当年那个明眸皓齿、月下捉獾的潇洒少年,也许早就被生活打磨成了嗫嚅木讷的老年闰土。
但这就是生活,有“故事”,也有“事故”。
N年前,冯小刚那部电影《手机》曾一度引发社会关于“手机”的大讨论,如今电视剧《手机》的热播再度引发人们的强烈关注和反思。和电影不同的是,电视剧更真实,更犀利,更刻骨,猝不及防间就推倒了脆弱的积木的城池,揭开了生活的假面,刺痛了内心深处柔软的角落——当你陷入生活的鸡零狗碎不能自拔时,似水流年早已是前尘往事。
毕飞宇选择不用手机,而有的人有两三部手机,社会参差而繁杂,手机却不过是个工具,电视剧手机热播的背后,生活的变异和时代的变迁,才是海市蜃楼背后的真实城市面容。
看看你的周围:腹黑自负的知识分子(费墨)、老于世故的中层成功人士(严守一)、隐忍坚决的知识女性(于文娟)、好高骛远而奸猾的青年(于文海)、美丽精明而开放的职业女性(伍月)……似水流年中,这些人物是否就活在你的身边?
这是个无趣的时代,这又是个狂欢的时代。在中国大踏步迈向发达国家的进程中,现实中压力巨大的房奴、卡奴、孩奴们,谁又不渴望驾一辆吉普赛人的彩色马车,自由地流浪和迁徙呢?
一切都很正常,“故事”和“事故”相悖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