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治疗后 指纹为何消失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5-04-07 10:33   

汪维佳 杭州市肿瘤医院药学部主任助理、副主任药师

傍晚回家按下指纹锁准备进门时,液晶屏却始终显示识别失败……

在出入境通道采集生物信息时,海关人员反复确认你的身份信息……

使用电子支付时,指纹验证失效……

部分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能都遇到过上述类似的情况。门诊中,我也时常会遇到肿瘤患者来咨询:原本清晰的指纹逐渐变得模糊,甚至完全消失,是怎么一回事呢?

指纹消失,是因为部分抗肿瘤药物会“擦除”指纹。比如——

卡培他滨:这是一种口服化疗药物,广泛用于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等治疗,是目前报道最多的与指纹消失相关的抗肿瘤药物。多项研究表明,卡培他滨的常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表现为手掌和脚底的红斑、疼痛、肿胀和脱皮,严重时会导致指纹消失,但大多数患者在停药后2-4周内指纹会逐渐恢复。

紫杉醇:一种常用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和肺癌等的抗微管化疗药物。其主要皮肤毒性包括指甲改变、毛发脱落、皮疹等。虽然紫杉醇直接导致指纹消失的报道较少,但其引起的皮肤病变可能间接影响指纹。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这是一类重要的抗肿瘤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等。这类药物可能引起皮肤病变,包括指纹模糊甚至是消失,通常可能在用药3-6个月后指纹再次显现。

其他药物:一些其他抗肿瘤药物如氟尿嘧啶、多柔比星、索拉非尼等也有少量报道可能引起指纹消失。

那么,抗肿瘤药物是如何“抹去”指纹的?

虽然目前医学界尚未完全明确药物导致指纹消失的具体机制,但有几种推测较为合理:

皮肤角质层受损:卡培他滨可能引起皮肤角质层增厚或脱落,导致指纹纹路变得模糊或消失。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药物可能影响手足部位的血液循环,进而影响指纹的清晰度。

神经末梢受损:指纹的形成与神经末梢的正常功能密切相关,药物可能对神经末梢产生影响,导致指纹变化。

如何破解指纹危机?

1.预防性建档:在接受卡培他滨等药物治疗前留存高清指纹及掌纹样本。

2.替代验证:提前设置如虹膜识别、人脸识别等其他认证方式,避免因指纹消失给生活带来困扰。

3.皮肤管理:通过定期护理皮肤、减少摩擦和压力、避免接触化学制品以及控制局部温度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手足综合征的发生风险,从而减少指纹消失的可能性。

当抗肿瘤治疗与数字时代产生碰撞,这场“指纹保卫战”需要医患共同智慧。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皮肤变化,借助现代科技建立多重身份验证,让生命密码在治疗过程中始终安全可控。记住,暂时模糊的指纹痕迹,正是你与病魔英勇抗争的勋章。

(原标题:抗肿瘤治疗后 指纹为何消失了?)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谢文竹 整理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