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老年阶段,本应该充分享受宁静与安详的生活。但却有一部分老年人,他们的内心却像被秋风卷起的落叶,飘忽不定,充满焦虑。岁月悠悠,他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经历了生活的风雨,但到了晚年,一种名为“老年性焦虑”的情绪却悄然爬上心头,如同黄昏时分的一抹阴云,遮蔽了原本应该明媚的天空。
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困扰,更是社会需要共同面对和理解的议题。在老年人的世界里,焦虑可能源于对身体健康的担忧、对子女未来的牵挂、对孤独晚年的恐惧,或是对快速变化世界的不适应。它像一个无形的枷锁,束缚着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人生的暮年,依然难以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头昏脑胀、性情大变
七旬大妈深陷焦虑情绪无法自拔
家住杭州的72岁张大妈(化名),平日里是个“热心肠”,喜欢和邻居们一起打麻将、聊家常,家里的事务也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然而,这一切的平静与和谐,在八个月前悄然发生了变化。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张大妈的女婿突然被公司外派到外地工作,为期两年。这个消息如同一枚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张大妈开始感到前所未有的担忧,她担心女婿在外地的生活是否习惯,工作是否顺利,更担心长时间的分离会影响家庭关系。这份担忧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悄悄笼罩在了她的心头。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大妈的情绪问题逐渐显现。她开始感到头昏脑胀,全身无力,连手都不自觉地颤抖起来。夜晚,失眠成了她的常态,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思绪万千。她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差,家里的一点小事都能让她大发雷霆,对丈夫和女儿,甚至是年幼的外孙,都少不了几句责备。
张大妈的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带着张大妈跑遍了多家医院,做了各种检查,但结果都显示没有明显的身体问题。医生们开出的药物,也只是短暂地缓解了她的部分症状,却无法根治她的“心病”,后面兜兜转转下,有个医生觉得张大妈可能是心理上出现了问题,建议找精神科医生看看。
于是,张大妈一家慕名来到了浙大精中(杭州七院)老年精神一科主任陈斌华处寻求帮助。“患者第一次来到我的诊室时,她就表现出满脸的抗拒,坐立难安,眉头紧紧拧着,很难放松下来。”陈斌华表示,后面经过仔细询问,我们发现张大妈有严重的焦虑情绪:例如临近年底,她开始有过年备年货的压力;担忧自己丈夫的血压高问题;女儿总是很晚回来,担忧其在外面遇到危险;当然最根本的症结还是自家女婿被外派,她深陷分离焦虑难以自拔……种种问题折磨得张大妈寝食难安,以至于她根本无法正常生活,从而爆发了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的“蝴蝶效应”,最终被确诊为老年性焦虑。
随后,陈斌华为患者进行了药物治疗和放松训练等对症治疗。一段时间后,萦绕张大妈心头的焦虑烦躁感逐渐消失,她开始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开始尝试放下那些无谓的担忧,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渐渐地,张大妈重拾了麻将的爱好,也像往常一样精心为家人准备每一顿饭,让家里的餐桌再次充满了欢声笑语。
身体和心灵双重折磨
“戏精”般的老年性焦虑让人很苦恼
陈斌华介绍,一般来说,焦虑症在老年期比较常见,患者可能会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的不适症状。如心悸、心慌、头晕、头痛,肩背疼痛及上腹部饱胀等胃部不适、大小便过频、喉头阻塞感等。“躯体症状可能发生一组或几组,可能在某个阶段以某个系统症状为主,而后进行交替与变化,呈现多样性,甚至很多人都难以形容,而每个阶段的症状特点又不完全相同。”
据悉,“退休综合征”就是老年性焦虑很重要的病因之一。“很多老人在退休后,起初生心理上很难适应,这个阶段特有的一些社会心理应激也会诱发或加重焦虑。”陈斌华指出,如老人退休后赋闲在家,作息变得不规律,导致睡眠节律紊乱;退休后收入减少、社交圈缩小,易产生孤独感,缺乏生活乐趣;周边有亲朋好友故去,联想到自己;社会角色改变,以前在单位是核心骨干,现在无所事事,门厅冷清;以前是一家之主,养儿育女,现在反过来要子女照顾;家中有常年患病老人,需要承担照顾老人的义务等等都会造成老人心理上的失衡,加重焦虑情绪。
此外,研究表明,焦虑症患者与血缘亲属中有15%的同病率。对事情比较敏感,容易紧张焦虑,过度担忧、操心的性格,对困难过分评估、常自怨自责等个性特征的老年人更易产生焦虑情绪(易感素质)。因此,这类人格特质的老年人容易患老年焦虑症。
把握这几点 积极应对老年焦虑障碍
值得一提的是,老年焦虑症不仅给老年人带来痛苦,而且增加了家庭成员照顾患者的难度。调查显示,我国目前老年焦虑症的发病率在13%-27%,40%有残疾或慢性疾病的老人存在焦虑症状,约32.9%患高血压的老人、71%痴呆老人存在焦虑症状。但由于该病具有隐蔽性,常得不到诊断,使得患者病情拖延,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因此,陈斌华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积极帮助老人尽早摆脱焦虑情绪:
家人及时给予关爱和陪伴。家人要多抽出时间陪伴老人,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和重视。定期带老人去体检,及时了解身体状况,消除疑虑。每周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和老人聊天、散步,或者一起做他们喜欢的活动。老人诉说病痛时,耐心倾听,给予安慰和鼓励。
引导积极心态。引导积极心态帮助老人树立积极的心态,让他们认识到衰老带来的身体变化是正常的,不要过分担忧。可以鼓励老人参加一些适合他们的社交活动和兴趣小组,丰富他们的生活。例如,推荐老人参加老年合唱团、书法班等,让他们结交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子。同时,通过阅读、听音乐、养花、养小动物等方式,培养老年人的兴趣爱好,有助于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情绪。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
提供生活目标。为老人设定一些生活目标和任务,让他们感到自己仍然有价值和意义。可以让老人帮忙照顾孙辈,或者让他们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等。这样既能让老人发挥余热,又能让他们从焦虑病痛或死亡中转移出来。
最后,专家强调,如果家中老人突然出现胸闷心慌、头痛头晕等不适躯体症状,且未查出任何器质性病变,并且还伴随烦躁不安、暴躁易怒等外在表现,一定要及时就医诊治。“老年焦虑症患者病情严重时,仅仅依靠自我调节效果甚微,而且心理学上对老年焦虑症的治疗是综合性的,所以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治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