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建兰中学新一期智慧父母研修班开营,不大的教室内坐满了近百名家长。来听课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每周三下班后匆匆赶来,只为学习如何“做父母”。在这里,父母的教育理念被重塑,家长们表示经历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共情孩子的压力,第一次体验被大声吼叫,第一次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课堂上,指导老师通过情景演练、互动问答等方式,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亲子交流问题一一模拟、解答。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是最温馨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亲密的伙伴。做父母是一门大学问,且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与逻辑。但是,通过一些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的辅导,掌握与孩子沟通的基本技巧,有望改善亲子关系。
一百多年前,鲁迅写过一篇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文中提出“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如果说教学相长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理想状态,那么互相尊重就是现实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现实中,不少家长被周围的情绪和氛围裹挟,孩子成绩下滑、排名下降了、作业拖拉、学习动力不足、情绪不稳定……家长的焦虑也就变成了孩子的焦虑。通过“父母班”的学习,家长的心态、理念会有所改变,从而换位思考,更加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更加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和选择,从而构建出更加和谐的家庭关系。更重要的是,家长形成科学的育儿理念,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这样积极的变化,有助于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父母班”虽有其价值,但真正的教育智慧,往往蕴含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之中。教育是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父母用心观察、了解孩子,因材施教。显然,并非几堂课程就能找到所有答案,养成完备技巧。
教育可以你追我赶,但不是你输我赢,恰恰相反,教育是慢的艺术。好家长不是凭空而降的,需要不断学习、进步、提升,不能过分依赖培训等方式来谋求“速成”,而是要注重日积月累和言传身教。说到底,父母之爱,应是润物细无声的滋养,而非急功近利的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