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支教,是一场用心灵触动心灵、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旅程。对于滨江实验小学的美术教师刘静而言,三年的支教经历深刻地影响了她的艺术追求和生活态度,也成为她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灵感源泉。她巧妙地将这段宝贵经历融入日常教学,使之焕发新生。“支教的经历让我变得更加沉稳和包容,践行中庸之道,珍惜现在的生活;同时,我认识到公益对孩子正向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关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担当。”在她的工作室内,刘静分享了自己教学中的实践与心路历程,以及对校园美育建设的未来展望。
新桃花源记 艺术之花绽放贵州
2018年,刘静踏上了去往贵州丹寨的支教之旅。在那里,她经历了连续阴雨天和全体党员抢收稻谷等震撼场景,并创作了《新桃花源记》,以现代化的笔法重新诠释陶渊明笔下人类理想的精神家园。这幅画作不仅被中央电视台收藏,更是她艺术生涯的一抹亮色。
谈及支教经历,刘静回忆道,“那些日子里,我亲眼目睹了孩子们生活的艰辛,那些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让我深深感叹我们生活的来之不易。我记得那个只能睡在牛棚旁的女孩阿翁,记得孩子们第一次穿上校服时绽放的笑脸。同样让我动容的是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执着和坚持。有一对夫妻轮流外出打工,却从未放弃对孩子教育的追求。当我看到孩子妈妈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和眼中闪烁的坚定光芒时,我不由自主地泪流满面。”
刘静不仅用画笔记录了丹寨的风土人情,更用艺术点亮了孩子们的心灵。她带领教师团队深入挖掘贵州文化,将非遗资源转化成课程资源,联接浙黔两地教师,确立非遗课程标准,设立非遗实践项目,创建美育平台,建立“云上非遗”资源库,涵盖七十余节课程。“我们的老师发现苗族蜡染和滨江蓝布印花一脉相承,这是农耕时代不同地域百姓间的文化密码。苗族文化、蚩尤文化和杭州良渚文化之间也有异曲同工、同根同源之处。通过文化素材的挖掘、交流,让孩子们真正产生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刘静表示。
笔耕不辍 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
回到滨江实验小学后,刘静秉持“笔耕不辍,学高为师”的理念,面对信息化浪潮中孩子们接触短视频,而对传统艺术理解有限的问题,她强调“端端正正写字”,注重正楷书写教学,引导孩子欣赏《三字经》《醉翁亭记》等经典文本。她充分利用国画专业造诣,为孩子展示郑板桥《墨竹》等作品,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中国文人书画精神风骨。
同时,她努力将传统文化引入校园。历经浙黔两地十年的携手合作,构建了“共美一加一”教育新模式,通过多元赋能汇聚教育、文化、社会等力量,搭建起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坚实桥梁。她策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孩子走出教室,近距离接触非遗,与家长一起参加非遗研学之旅。目前已有7个特色工坊、25个实践基地及十余门精品课程,涵盖蓝印花布技艺、掐丝珐琅技艺、苗族蜡染技艺等,实现传统文化广泛传承与深度学习。“社会是检验知识的大课堂,我们与公益组织、爱心企业合作,为孩子搭建爱心义卖等平台。鼓励各年龄段孩子参与宣讲、创作等活动,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文化种子。”刘静说。
展望未来 艺展为媒,倾听童声
刘静是个热心社会公益的人。疫情期间,她联合杭州国画院等多家单位组织了一场“童年忆”中青年艺术家作品慈善拍卖,将筹集资金全部用于丹寨县美术教育工作。在实践中,她领悟到,“参与公益活动能对孩子们产生正面教育作用,教育的成功在于将孩子置于社会中,给予尊重与认可,培养他们成为有担当的人。”
展望未来,刘静正在筹备明年六一儿童艺术展览。“艺术服务于生活,表达内心情感,而非仅满足成人审美。”此次展览将成为孩子打开心扉、展示自我的平台,包括立体、平面、动态及静态作品,还融入声音元素;“一个都不能少”,参与者包括全校学生、贵州孩子以及孤独症儿童。“我们社会需要倾听孩子声音。”她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被关注、理解和认可。这些作品将奏响童真与梦想乐章,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孩子的所思所想。
刘静的故事将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关注贫困地区,用爱与艺术点亮孩子未来,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