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医联动、学科融合,急性病和慢性病“家门口”就能看 以人才撬动高质量发展 争当区县级医疗服务排头兵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1-29 07:07   

1943年,杭县卫生院亮相余杭太平乡,迎来了第一位患者。八十一载风雨兼程,历经5次搬迁、10次更名,2014年,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与浙大二院“联姻”,挂牌为浙大二院临平院区(临平一院),如今已成为辐射临平及周边地区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果掷地有声。

躬身于百姓看病的具体需求,守护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历经八十余载春秋,这所老牌区县级公立医院历久弥新的秘诀是什么?

“人才引、育、用‘三重杠杆’是关键。”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浙大二院临平院区党委书记、院长袁红介绍,近年来,医院紧扣临平区卫健局“一体两翼三争当”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要求,以人才为引擎,多渠道、全方位培育人才,推动学科建设链、人才培育链、科研创新链、服务优化链“多链融合”的新质生产力,撬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从医联体到双医联动,从专家下沉到学科提升,从五级远程会诊体系到科室融合,从看病跑远路到名医就在“家门口”……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新定位新使命中,临平一院围绕“六个卫健”目标,以党建领航筑基百姓全生命周期健康。

光阴流转,薪火相传。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面对新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临平一院将紧扣“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以患者和员工感受为先,争当党建业务高水平融合的领头雁、争当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急先锋、争当基层医疗高品质服务的排头兵,打造“健康共富”杭州样板。

从人才“高峰”向团队“高地”转型

招才“引”智锻造专科人才“强磁场”

从普通起搏器熟练操作到无导线起搏器成功植入,从常规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到鼻烟窝远端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当下,临平一院心血管介入领域水平持续创新突破,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和快室率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量稳步增长。心内科先后被授予国家级胸痛中心、心脏康复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并积极建设国家级心衰中心、房颤中心。

好消息接连不断。近日,“立质中国——胸痛中心持续改进赋能项目”质控实操病例大赛杭州站比赛落下帷幕,临平一院胸痛中心团队获得总分第一,随后又代表杭州胸痛中心获得浙江赛区第二名。

人才在哪里集聚,往往代表哪个区域更具生机活力。锻造卓越人才梯队、建设医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引领临平一院迈向未来之境的高能级驱动力。

“医学上的每一次进步,都能给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活的尊严。患者交付的是信任,我们回应的是责任和担当。”作为心内科医生和医院管理者,袁红参与并见证心血管内科发展成为独立学科,历经临平区重点学科、临平区名科、杭州市重点学科、浙江省重点学科的蜕变过程。多年来,她抱着“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信念,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科人才,推动个体人才“高峰”向群体团队“高地”转型。

在袁红的带领下,心血管内科技术竞争力与创新能力不断彰显:科室现有医生41名,年介入手术量5000余台,医疗技术整体水平居全市同级医院前列;介入技术持续创新,作为全区唯一一个全面开展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学科,鼻烟窝动脉穿刺介入术已惠及近万名患者。

作为国家级胸痛中心,临平一院牵头全区胸痛救治体系建设,助力临平区成为杭州市区、县首个“胸痛救治单元”全域全覆盖区。今年,医院牵头成立全省首批、全市首个县域胸痛救治联盟——“临平区胸痛救治联盟”,为胸痛患者开辟出一条“救命高速”,丰富临平区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内涵,打造胸痛管理临平样板。

以人才建设推动学科建设,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是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人才“领头雁”并非孤雁,近年来,临平一院坚持“外引内培”,努力让“人才金字塔”塔尖更尖、塔身更壮、塔基更稳。

今年8月,临平区政府与浙大二院签订医疗合作新一轮协议。十年“携手”并进,临平一院借力浙大二院,通过人才柔性引进、学科融合等“传帮带”培养模式,持续精准引进和培养紧缺人才,先后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52项。双方紧密合作,是老牌名院、老院新枝的双向奔赴之旅。

未来,临平一院将持续完善人才引培机制,筑巢引凤,重点引进中青年骨干人才,推进党建学科“双强双带头人”干部培养,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形成稳定的“人才圈”,锻造引才、聚才“强磁场”。

急、慢性病在社区就能早期识别

“医联体+医共体”驱动就医流程高效便捷

“整个看病过程不需要自己跑,医生都帮我们安排了,方便!”60多岁的黄大伯家住临平区乔司街道,前不久,他到临平一院医共体乔司分院(临平区乔司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预约胃肠镜检查,细心的临平一院下沉专家发现他肢端肥大,检查后诊断为脑垂体瘤和心脏瓣膜病变,通过医院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系统,将大伯迅速上转至浙大二院手术。

“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是基层百姓的美好期盼。早在2014年,临平一院与浙大二院创新开展紧密合作之初,双方就锚定目标,率先在区县级医院实现村社区服务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平一院——浙大二院——国际医疗中心的五级诊疗“临平模式”。如今,五级分级诊疗的步伐越走越深,患者“头疼脑热”在社区就能解决,常见病、大病在区县级医院解决,疑难重症到省级医院解决。

“基层医生是百姓健康守门人,他们的作用不只是开药,更要具备对急、慢性病的鉴别诊断能力。”袁红说,通过学科深度融合、人才柔性引进、合作成果下延等,大批省级医院专家来到临平一院参与管理、坐诊、手术、教学,传授临床经验,带动建设了心内科、普外科、妇科、骨科等一批省、市级重点学科,助力基层医生诊治能力快速提升,“我们以国家级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卒中中心、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以及区疑难病诊疗中心、区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区创伤诊疗中心、外科微无创诊疗中心等一批区域诊疗中心为重要平台,做精做强优势重点学科,通过医共体‘师带徒’‘导师制培养’‘人才尖兵培养’‘岗位大练兵’等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出一支‘百花齐放’的学科团队。”

在“医联体+医共体”双轮驱动下,患者就医流程更高效,急性病、慢性病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能被早期识别并正确处置,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加码。

人才自信驱动学科创造力,近年来,临平一院依托重点学科开拓新质生产力,“名医、名科、名院”品牌影响力愈发彰显。

通过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专病诊疗团队,医院全面选优配强“头雁”,不断孕育学科骨干,推进科室间协作融合,初步形成由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龙头学科、7个市级重点学科、14个区重点学科、23个区名科,以及区域诊疗中心组成的临床优势学科集群,高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满足百姓的医疗健康需求。

为培养科研创新复合型人才,临平一院采用“项目带动+院校合作/院企合作+专家引领+人才参与”等模式,持续推动“产医研一体化”融合发展,实现学科服务能力跨越式提升。

今天的临平一院学科人才建设“蓄水池”不断扩充,高层次人才数量明显增加,其中市级高层次人才286名、博士研究生(含在职在读)13名。近三年,医院开展各类新技术、新项目40余项,省、市科研项目275项;发表论文494篇,其中SCI论文185篇。

无陪护病房化解患者后顾之忧

精准“用”才打造温度服务体系

曾经,“一人住院、全家受累”是大多数患者的真实写照。如何创新服务,打造更有温度的服务体系,提升患者满意度?

这两年,临平一院通过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先行先试打造“无陪护”病房,为医疗服务添上了融融暖意。如今经过规范化培训,一支统一管理的护理员队伍代替家属,为患者提供24小时连续不间断的生活照护等服务。

“前不久,我在出租房里不小心摔倒,脚踝骨折,需要住院手术。但家人都在老家,一下子赶不过来,我只能选择医院的无陪护病房服务。”从起初的顾虑重重到最后为护理员送上感谢锦旗,陈大伯的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住院期间,无论是护理照护,还是日常生活起居、心理照护,护理员的服务专业规范,甚至比家里人还细致。”

作为临平区首个“无陪护”示范病区,医院骨科自今年9月开放以来共服务患者124人次,累计为患者节省费用8.4万元,获得了许多患者及家属的肯定,患者满意度达98%以上。

“我们努力为患者提供最舒适的医疗服务,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被需要,我们必定全力以赴。”在袁红看来,党建引领下的医院温度文化建设,赋予了医疗服务新的生命力。

今年,临平一院年门诊量预计将超200万人次、住院量将超6万人次、手术量将超2万人次。为提升医患友好度,医院以患者和员工感受为先,畅通人人参与医院管理的渠道,推出“@院长,我想和你说”,开展“吐槽大会”“青年座谈会”“院领导下科室”,倾听员工、群众声音,及时发现问题、改进优化,努力实现人性化服务,截至目前已收集意见188条、整改80条,优化流程41条。

儿童友好医院、老年友善医院……一块块金字招牌书写立院公心。

近年来,临平一院持续优化门诊区域布局,升级一站式医患沟通中心、住院引导服务,率先在区内开展门诊延续性服务,建成杭州市首家“院后健康管理中心”,为离院患者提供“360度”的连续性健康医疗服务。未来,医院将继续以人才战略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以患者的满意度丈量服务成效,让温度文化蔚然成风,让患者可感可及。

将温度文化贯穿医疗服务全过程

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浙大二院临平院区 党委书记、院长 袁红

人才战略是树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标杆的先手棋。临平一院始终将“以患者和员工感受为先”的核心价值观贯穿医疗服务全过程,聚焦学科建设链、人才培育链、科研创新链、服务优化链“多链融合”的新质生产力,高标准打造“医联体+医共体”连续医疗服务模式,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近年来,临平一院发挥与浙大二院融合优势,做精专病专科建设,做强优势重点学科,推进学科间协作融合,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以创伤、胸痛、卒中、复苏中心建设为抓手,构建区域救治中心—救治单元—社区救治服务站点的“临平一院模式”,架起危急重症救治“高速路”。拉紧慢病防治“健康网”,打好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多科协作、上下联动、闭环服务医共体组合拳。通过医共体“师带徒”“导师制培养”“人才尖兵培养”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创新团队。搭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临床试验基地、头颈部解剖实验室、研究型病房、杭州市体外诊断产业(IVD)创新与临床转化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促进科研创新与临床转化能力,为医院发展注入奔涌动力。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未来,医院将持续通过强化区域救治能力,促医共体闭环、搭数字赋能平台、提人才培育、优服务流程等,加强连续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擦亮“有温度的一院”金名片,持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

(原标题:双医联动、学科融合,急性病和慢性病“家门口”就能看 以人才撬动高质量发展 争当区县级医疗服务排头兵)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朱屹 黄洁菁  编辑:陈东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