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让校园里的学生、老师、一草一木 都拥有会生长的力量?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1-26 09:37   

11月15日,杭州市文新小学迎来了建校20周年活动,同时,学校承办的2024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塔式发展学校联盟第二十届研修现场会开幕。来自全国的400多位校长和老师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文新小学建校20年的成长和变化。

当天,记者走到学校的各个角落,发现每个可见的区域,都充满着老师和学生的创意。比如校门口的小湿地上,一个木质水车孜孜不倦地为师生带来活水;正对大门的教学楼外墙,挂着学生在六一儿童节绘画的校园四季图景;毕业学长捐赠的小木屋内,同学们正在养殖蘑菇……漫步校园,常常几步就是一个惊喜。

人文则日新,教育即生长。在当代教育家顾明远为学校亲笔题词的“办一所会生长的学校”标语下,20岁的文新小学,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自然教育之路。

办学20年 打造亲自然教育特色

回望文新小学办学的20年,每一个脚步,都在记录一所学校向阳生长,跨越新生的力量。

2004年,杭州市西湖小学承担名校集团化办学,府苑校区、文新校区先后开办。2015年,历经十年母体办学经验复制而发展成熟的文新校区,法人独立。当代教育家顾明远为学校亲笔题词“会生长的学校”。2017年起,学校启动《基于项目学习构建儿童生长图景》重大课题,学校的亲自然教育也有了雏形。

接下来几年,作为校长的傅盈带头和师生一起改造校园,让一草一木融入到学校的教育中来。到今年为止,全校师生已经将校园的16个平凡角落,魔术般转化为自然探索的秘密基地:从蘑菇工坊、小鸡别墅、再到朴门花境,学生感受着校园里的四季,探索着生命的奇妙。

就这样玩着玩着,一系列成果逐渐落地。2018年,全国首个国博级校园分馆——中国湿地博物馆“有贝而来”入驻校园,助力学校亲自然教育特色营建;孩子们在校园里养蚌取珠,养育小动物,依托蚌珠新生等一系列劳动教育课程,学校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教育基地学校;学校落地“双减”“双新”教育理念,领衔国家义务教育实验区主题项目研究;今年,以文新学子校园生活为原型,全国第一本由学校教师写给在校生的书《新小伢过四季》正式出版……

杭州市文新小学书记、校长傅盈说:“作为一所会生长的学校,‘会变的’校园环境是它漂亮的肌肤,‘会长的’课程生活是它热忱的血脉,‘有温度的’科学治理是它坚韧的骨骼,‘毅美’的师生素养是它特别的气质。我们期待文新办学能够朝向一个不断变化与完善的自组织系统发展,让教育的力量呈现出最高的性价比,让其间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需求都能受到及时的回应、适合的引领,自觉向上地展现自己最美好的姿态。”

让校园的花草树木

都成为教育的一部分

在文新小学,全校老师都把教孩子理解自然,感受自然,作为一件头等大事对待。而这样的引导,会在学生身上增添怎样的色彩?

傅盈书记、校长介绍:“对学生,我们设置了两大系列活动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一个是问号系列,叫‘校园里的秘密’,鼓励学生分享校园里产生的困惑和遇到的问题,校园里随处可见提问互动黑板,小朋友可以随时质疑探讨碰撞思维;另一个是感叹号系列,叫‘校园不烦恼’,校园里有什么烦恼,学生想办法去解决。”

教学楼中央的广场栽种着银杏树和季节性的花卉。到了秋天,金黄的银杏叶铺满广场。学校副校长、数学老师吕霞,就对三年级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铺满学校广场的银杏叶有多重?

校庆活动当天,一场“自然嘉年华”校园游赏会正式拉开,每个年级也都展出了各自利用校园植物所进行的项目化探究。二年级同学在门厅开出“桂语书房”,和老师们分享自己制作的桂花香囊、桂花蜜,赠送一枚桂花书签;三年级学生收集银杏,将它们制作成可爱的小帽子,用画笔将它们装点成漂亮的小蝴蝶;六年级同学将自己亲手栽种、养护、采摘的洛神花制作成花茶,并分享自己围绕洛神花开展的一系列项目化学习成果。

逛完这场校园游赏会,我感觉自己也获得了充足的养料。离开校园时,我瞥见了靠近校门口的校庆墙上,挂着退休教师陆子瑜为文新校庆所写的骈文。其中有几句很好概括了学校与师生的共生共长:春萌而动,夏盛而秀,秋收而香,冬蕴而暖。文文师,纵横“亲童乐研,慧教善融”;新新生,驰骋“健体乐群,慧学善创”。


(原标题:如何做到让校园里的学生、老师、一草一木 都拥有会生长的力量?)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张宇璐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