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述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肾内科冯春月 副主任医师
冯春月
浙大儿院肾内科副主任,儿科学博士。浙江省医师协会肾脏学组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肾脏学组秘书。
擅长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治。
尿床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大多数随年龄增长而自愈。但部分儿童的遗尿症状可能持续到成年期,对生活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一项针对中国儿童和青少年遗尿症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5岁儿童中有15.2%存在遗尿问题,7岁儿童中这一比例为8.3%,而到了16岁仍有1.1%的孩子受到影响。
尿床被视为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之后,对儿童心理健康的第三大创伤性事件。
六年级男孩因为这个“秘密”
不敢参加学校集体活动
我在门诊中曾遇到一位六年级的男孩,他走进诊室时显得有些羞涩和不安。陪同的母亲告诉我,两周后学校将组织一次集体活动,孩子非常渴望参加,但因为要在外住一晚,他担心尿床这个“秘密”会被同学们发现,十分犹豫。母亲还提到,去年因为同样的原因,孩子错过了一次游学活动,那次经历让他至今感到遗憾不已。
通过进一步交谈得知,家人曾以为随着年龄增长,这个问题会自然解决,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原本开朗的孩子也因为尿床而逐渐变得沉默寡言,觉得很自卑。
经过详细的身体检查(包括血液检测、尿液分析及泌尿系统超声),并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我们让孩子记录了一周的排尿情况,发现存在夜间多尿的现象。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制订了一套综合性治疗方案:一方面调整日常作息规律,比如睡前限制液体摄入量;另一方面给予药物治疗。令人欣喜的是,在执行方案的第一晚,奇迹般地没有发生尿床事件!几天后,男孩终于鼓足勇气参加了期盼已久的学校活动。
来到诊室复诊时,母子俩脸上洋溢着笑容。母亲说,解决了尿床问题之后,孩子的学习效率提高了,整个人也变得更加开朗自信。
什么样的情况属于儿童夜遗尿
儿童夜遗尿俗称尿床,是指5周岁及以上儿童在夜间不自主排尿,平均每周至少发生2次且持续3个月以上。
关键诊断要素包括:
1.年龄:诊断标准设定在5周岁以上。
2.持续时间:要求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孩子可能因为疲劳或睡前饮水过多而偶尔发生遗尿,这种情况并不被定义为夜遗尿。
3.对于年长儿童,诊断标准可适当放宽。如学龄期儿童即使每周只出现一次尿床也可以被定义为夜遗尿。
4.尿床表现各异:有些孩子可能在醒来时发现短裤被打湿,有些孩子可能一夜间尿床2-3次等,这些都是夜遗尿的表现。此外,也有孩子在白天表现出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这种情况被称为非单一症状夜遗尿,其复杂性更高。
儿童夜遗尿的原因主要有这些
排尿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器官和神经的协同工作。首先,肾脏产生尿液并通过输尿管输送至膀胱;当膀胱充满尿液时,它会向脊髓发送信号;脊髓接收到信号后,将其传递给大脑;大脑作为人体的“总司令”,在接收到信号后,会发出排尿的指令,并将这一指令传达给相关的肌群;随后,逼尿肌收缩,括约肌开放,从而完成排尿过程。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排尿异常。
一般来说,医生会安排一系列常规检查以确保准确诊断。比如尿常规及肾功能等检查可以排除潜在的泌尿系统感染及肾脏疾病;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有助于了解尿路情况;个别患儿可能还要做脊髓或者脑部磁共振检查来排除神经系统疾病。
若上述检查结果均正常,通常诊断为原发性夜遗尿。原发性夜遗尿主要有三个原因:唤醒障碍、小膀胱和夜间多尿。
唤醒障碍是指尿床的孩子在夜间无法从睡眠中及时醒来,因为充盈的膀胱向大脑发送的信息不足以唤醒他们起床排尿。
小膀胱则是指膀胱容量较小,无法储存整晚的尿液;或者存在“功能性”的小膀胱,即膀胱实际可以容纳更多的尿液,但由于过早地发出排尿信号而导致排尿。
夜间多尿是由于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减少尿量。在夜遗尿的孩子中,这种激素的分泌往往不足,导致夜间尿量增多,从而引发尿床。
此外,如果父母有遗尿史,那么他们的孩子出现夜遗尿的几率也会相对较高。
不要把尿床当作“过错”
如果孩子存在夜遗尿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记录一份排尿日记,通过这份日记,医生能够观察遗尿是由小膀胱还是夜间多尿引起的,并据此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遗尿报警器。这是一种可穿戴在身上的装置,当孩子的裤子因尿液而变湿时,它会发出警铃声。这种装置的目的是通过训练,使孩子能够在膀胱充满时感觉到尿意并醒来上厕所。通过反复训练使患儿最终能感受到尿意而自觉醒来排尿。与简单的闹钟不同,闹钟可能定时响起,但膀胱未必充满,因此无法有效地建立膀胱充满与醒来排尿之间的联系。
每位家长都应明白,尿床并非孩子的过错,而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如果孩子超过5周岁仍有尿床,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