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难买老来“肉” 很多人都做错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0-29 08:35   

黄琪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80岁高龄的张奶奶最近总感觉很乏力,行走费力,日渐消瘦,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心内科住院治疗。然而一番全身检查下来,张奶奶心肺功能等常规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结合张奶奶消瘦明显等情况,我们给张奶奶进行了肌肉含量的测定,诊断为肌少症,需要进行相关康复锻炼治疗,防止体力下降发生跌倒等损伤。

什么是肌少症?肌少症的全称是骨骼肌减少症,这是一种增龄相关的肌肉量减少,出现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年龄相关性的疾病越来越多,肌少症是其中之一。肌肉占全身体重的50%左右,肌肉含量大约25岁左右达到高峰,40岁以后开始下降,但是有的人下降的幅度大、速度快,与同性别、同基础疾病的同龄人临床症状相差甚远,其中肌肉量过度减少是重要原因之一。

肌少症包括肌肉含量的减少,也包括肌肉功能的下降以及力量减退。因为维持人类功能和活动的最要器官就是肌肉,我们走、跑都是肌肉在发挥重要功能。如果总是出现不明原因的摔倒或者乏力,有可能是脑血管神经系统疾病,更大概率是出现了肌少症。

肌少症是一种增龄性的改变,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越来越高。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然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如何把“肉”留住更重要。

一般来说,有四类人群容易得肌少症:1.患有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衰竭等可能引起营养不良的基础疾病;2.老年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心理障碍和认知功能减退;3.严重肥胖、跌倒、卧床、慢性关节炎等导致机体活动能力受限的基础疾病;4.患有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紊乱等导致肌肉耗损的基础疾病。

目前,用于诊断和评估肌少症的主要参数为肌肉量、肌肉力量、肌肉质量和躯体功能。我们可以通过自评问卷SARCF初步判断自己是否存在肌衰减。此外,测量小腿围也可以初步判断,如果男性小腿围<34cm;女性小腿围<33cm,说明小腿围不足。

肌少症的危害包括衰弱、跌倒、失能、死亡风险增加等,其中,跌倒是我国65岁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

对老人来说,如何预防肌少症?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做好慢病管理;去除长期吸烟、嗜酒等不良习惯,改善营养。

尤其要注重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运动能显著增加肌肉量和肌肉力量,尤其是抗阻运动,联合有氧、拉伸以及平衡运动以改善躯体功能。适当进行轻体力家务活动,一定避免久坐,走出户外运动起来,每日运动半小时为宜。

传统的锻炼方式如八段锦、太极拳等是不错的选择。要提高肌力和肌耐力,每周完成2-3次力量训练,每次至少一组8-12次最大重复运动。50-60岁才开始力量训练的人和虚弱的个体可以采用略低的负荷,以最大重复次数为10-15次的负荷为宜。



(原标题:千金难买老来“肉” 很多人都做错了!)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俞茜茜 整理 通讯员 张弛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