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秋冻”该怎么冻更健康 “秋冻”不等于“挨冻”,身体这些部位和老弱人群要做好保暖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9-28 06:40   

一场秋雨一场凉,秋雨绵绵带来阵阵寒意,杭城瞬间“一秒入秋”。大街上有人穿起了秋衣,甚至有人穿着薄棉袄。都说“春捂秋冻”,“秋冻”对人体都有哪些好处呢?身体哪些部位又不宜被冻?一起来听听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徐山春怎么说。

“春捂秋冻”对身体有益

但要适度而行

近日天气转凉,但45岁的陈先生(化名)还是坚持冷水洗澡,穿短袖短裤出门。“老话都说‘春捂秋冻’,秋季冻一冻对身体有好处。”但“冻”了几天,益处还未显现,陈先生反而因外感风寒感冒了。咳嗽了一个月有余,依然未见好转,还伴有咽痒、鼻塞等症状,遂来徐山春医生的门诊治疗。

徐医生见陈先生舌淡苔白腻,脉象浮紧,结合他的口述症状,辨证其为外寒里饮证。“‘春捂秋冻’对身体有益处不假,但要维持在一定限度内。出门时一定要注意当时的天气情况,穿衣要与气候变化相和谐,尤其是骑自行车或摩托车时应添加衣物,以免过度受凉,违背了养生的初衷。”

徐山春医生为陈先生开了止咳化痰的药物,同时叮嘱他暂停冷水冲澡,改穿长衣长裤,风寒症状逐渐好转。

一年四季之中,大自然的阳气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此循环往复。“秋季阴气初生而未盛,阳气始减而未衰,天气转凉,大自然阳气潜藏,人体阳气也随之转入收敛状态,只有很好地收藏,来年才能有生发的基础。”徐山春医生介绍,适当秋冻不但有利于肌表之致密和阳气的潜藏,对人体的应激能力和耐寒能力增强,还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所以老话“春捂秋冻”是有一定的养生道理的。

秋凉伤人于无形

这些部位和老弱人群要做好保暖工作

虽然适度“秋冻”能强身健体,但徐山春建议,心脑血管、胃肠道和呼吸道疾病患者,身体调节功能较差的老年群体,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和孕产妇,病后术后体虚的人不宜“秋冻”。

“病后术后体虚的人一旦着凉、感冒就很容易旧病复发或使病情加重;婴幼儿属于稚阴稚阳之体,正气未充,对气候变化敏感,着凉易诱发呼吸系统疾患;老年人正气渐衰,抵抗力下降,气候更替易诱发陈年老病;心脑血管、胃肠道和呼吸道疾病患者季节更替时容易诱发冠心病、高血压病,肠胃不适及哮喘或支气管病等疾病;孕产妇处于特殊时期,应谨防触冒冷热不正之气致伤胎元或埋下月子病根。”

除此之外,身体的一些部位还应根据气温变化注意保暖,尤其是脚部不能受寒。

腹部: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群更要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经期女性尤其要加以重视。

双脚:脚被誉为人的“第二心脏”,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而脚部又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有可能乘虚而入,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肩颈:颈部受凉,不利于脑部供血。同时,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引发肩周炎及其他肩部不适。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叶歆 通讯员 陈岩明  编辑:陈东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