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进入尾声 家长仍需留心意外伤害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8-14 06:52   

溺水进了ICU 气道阻塞抢救

每日商报讯 暑假是孩子们欢快放松之际,外出旅游、参观游玩等丰富的暑期活动也让孩子面临更多的安全隐患。高空坠落、溺水、道路交通伤害时有发生,暑期更是各类伤害的高发时段,潜在的安全隐患就像“隐形杀手”,时刻威胁着儿童的生命安全。暑假进入尾声,家长仍需留意。儿童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专家提醒的这些地方要仔细看,关键时刻能救命。

最小的仅两岁 又有5个溺水的孩子在ICU走了……

夏季酷暑难耐,又正值暑期,海滩、游泳池、湖泊等水域成为家长带着孩子消暑娱乐的首选之地。然而,在享受清凉与欢乐的同时,小儿溺水事故却频发。据统计,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少年儿童就占56.04%。

暑期开始至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PICU(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已接收了8名溺水儿童,其中仅3人保住了性命。这意味着,又有5个孩子永远离开这个世界,留下痛不欲生的家人。

据悉,这5名溺水的患儿中,年龄最大的13岁,最小的才仅仅两岁。而且溺水的时间非常集中,4名是在7月28日—30日这三天发生的溺水。

“其中,两名孩子是在池塘中发生溺水,两名孩子是在泳池中溺水,1名孩子在水上乐园溺水。”浙大儿院PICU副主任医师余佳表示,在水上乐园溺水的那个4岁孩子,他的身高已经达到了110厘米,而且玩水池只有60厘米,可他还是不慎溺水了,这在大家看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据孩子家长回忆,当时孩子在浅水池里玩水,父母看到池子里的水才到孩子的大腿根,也放松了警惕,没有时刻盯紧孩子。后来,孩子由于脚下一滑,一头扑倒进了水里,慌乱之下,手没办法撑到池底,帮助自己站起来,水直接呛进了肺里,出现了溺水的情况,被救起时,就已经陷入了昏迷之中。

幸好孩子父母学了心肺复苏,在孩子恢复心跳后赶紧送到了浙大儿院,在经过治疗抢救后,最终保住了性命。

“并不是说水要多深才会发生溺水。只要孩子一头栽进水里呛到水,摔倒进水里后爬不起来,或者水面盖过口鼻就有可能发生溺水,所以即使在很浅的玩水区域,家长也一定要时刻盯紧孩子的情况。同样,家里储满了水的小木盆、小水池、浴缸等,也会增加婴幼儿家中溺亡的风险,家长也要十分注意。”余佳说。

余佳介绍,在正常游泳时,人们会在水下吐气,而在水上换气。而在意外浸没于水中,人会不自觉地吸入或吐出水分。“当患者被水淹没之后,淹溺者起初会屏住呼吸,在这一过程中,淹溺者会反复吞水。随着屏气的进行,淹溺者会出现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喉痉挛反射可能会暂时地防止水进入到肺内。然而最终这些反射会逐渐减弱,水最终会被吸入肺内。”

随着气体交换终止的时间延长,溺水患者因低氧血症继发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并最终发生心脏骤停。大多数溺水患者的心脏骤停机制是缺氧,而非心律失常。此时逆转缺氧可以防止心搏骤停,如不能及时得到救援,很有可能患者在溺水几分钟后便会死亡。

“更重要的是溺水往往是沉默无声的,在以往的不少溺水案例中,其实家长就在身边,却不知道孩子已经溺水了,一直等到孩子浮在水面上才发现,事实上这时已经迟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余佳指出,当孩子出现突然安静无声,嘴没入水中;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他人移动;在水中直立、不能踢腿,往往挣扎20—30秒之后沉下去;眼神呆滞或是闭着眼睛,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等情况时,家长就需要立刻伸出援手,警惕溺水的发生。

发生溺水的急救措施

最后,余佳提醒,一旦孩子发生溺水,家长可以这样做:

1. 家长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迅速将孩子带离危险水域,同时请周围人拨打120求助。

2. 让孩子仰面平躺于平地,将头偏向一侧,大声呼叫并拍打患儿,用耳朵贴近孩子口鼻,观察他是否有意识、呼吸及脉搏。

3. 如果孩子有意识、心跳呼吸正常:陪伴在其旁边,等待急救人员到来,采取保暖措施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4.如果孩子没有意识,也没有心跳和呼吸:应即刻对孩子进行心肺复苏。位置选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紧扣,手指翘起离开胸壁,身体前倾,垂直于患儿身体,然后用上半身的力量用掌根按压。按压与放松时间为1:1,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

预防儿童窒息、气道阻塞、烧烫伤安全“提示”

商报记者 江晓微 通讯员 施总颖

除了溺水,还有几种较为常见的伤害也值得注意,如何规避伤害儿童的高危因素并进行相应急救,记者采访了杭州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彩云,根据医生的建议整理了一份儿童健康防护的科普指南,帮助家长朋友们增强安全意识,让孩子远离危险。

窒息、气道阻塞记得用海姆利克急救法

1.预防:在儿童的小床上,不要放置任何塑料包装材料和有缝口的包等,如果这些东西盖住了婴儿的口鼻,可能引起婴儿窒息;切忌给婴幼儿吃葡萄、坚果等食品;千万不要把小的物件放置在婴幼儿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2.急救措施:对尚有反应的婴幼儿进行家庭窒息急救可以选择海姆利克急救法。

对失去反应的婴儿进行家庭窒息急救首先呼叫帮助,如果有人回应,请派该人去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同时间将婴儿置于坚硬、平坦的表面进行心肺复苏,切勿盲目用手指去清除异物,因为这样可能将异物推入气道,从而造成更进一步的梗阻或损伤。

跌落后的处理要优先评估伤情

1.预防:保证家具是牢固地靠墙而立;不要把儿童单独留在换尿片的桌子、床、沙发和椅子上;为楼梯装上安全门,窗装上护栏;不建议用婴儿学步车,学步车常会翻倒或婴幼儿翻出学步车;儿童心理因素也需要关注,家长要多注意儿童的情绪,进行正确的心理教育,减少悲剧事件的发生。

2.急救措施:救助受伤幼儿前,先评估和保障救护者和伤员的安全;如果环境中存在危险,先要脱离可能的危险环境;发现儿童跌倒受伤后,先判断意识、呼吸、心跳,第一时间处理大量出血等致命的威胁,再处理不威胁生命的损伤。

如果儿童的头部受伤,导致意识不清,需要立即叫救护车。如果儿童还未完全清醒前出现呕吐,应该把整个身体和头一起向左侧翻转,转向左侧可以减少呕吐,还可以避免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把儿童的头和整个身体一起翻转(滚木法)可以防止因搬动而伤及孩子的颈椎或脊柱。

不要移动可能有颈部或脊柱损伤的孩子,如果让一个脊柱损伤的孩子坐起,或者不恰当地移动,都有可能损伤神经导致其瘫痪,甚至死亡。

幼儿跌倒后如判断可能有骨折时,应先止血,现场寻找小夹板、树枝等对患肢进行固定,然后再搬运;如怀疑 脊柱骨折,不要轻易移动受伤儿童。

运动中幼儿碰撞或跌倒,虽然当时可能没有明显不适,但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损伤后可能的迟发表现,如脑震荡等。如果出现某一局部部位疼痛,或有困倦表现,则需要赶快就医。

烧烫伤后的处理避免用偏方

1.预防: 家长尽量不要把热的杯子或汤碗等放置在低矮的桌子上或桌子的边缘;热的电器,如电熨斗、电炉要远离婴幼儿或放在高处;给宝宝洗澡选择合适的水温,一定先放冷水,让婴儿远离热水龙头。

2.急救措施:在烧烫伤后,很多人会用一些“偏方”来进行治疗修复,比如涂牙膏、酱油等,这些不仅不会有疗效,还会加重病情。

正确的处理是“冲、脱、泡、盖、送”,冲主要指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创面30分钟以上,迅速退热,脱是指在烫伤部位若有衣物覆盖尽量脱去,如果衣服和皮肤粘连在一起,粘连部位不要用力拉扯,可以用剪刀翘起剪开衣物并脱除,泡是要将烫伤部位置于冷水中持续浸泡半个小时以上,或者是用毛巾包裹冰块敷于皮肤上,盖则是用无菌纱布、毛巾或者干净的衣服包住伤处并固定,减少外界污染,最后一步就是将患者尽快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曾润玥 通讯员 祝姚玲  编辑:汪浩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